这是一次艰苦的领读,多年前我真的读过施良方先生著的这本书吗?翻开这本新版,尤其是这一章,几乎是一点印象都没有呢!
作为第一编的最后一章,和心理学、社会学相比,哲学真的是更基础、更根本。
哲学对课程的影响,最直接就是认识论。西方是这样的话,东方,尤其是中国,应该也是如此吧。
准备领读的过程中,我打算从这幅世界名画开始
先给共读伙伴们推荐了抖音上搜到的一个好东西,连续六集,很生动。尤其是第一季,把时间轴和中国历史的哲人、科学家、匠人、画家们做了对比
我也努力用哲学家的箴言,来缓冲读哲学著作的痛苦。
闲话少说,赶紧进入施良方先生为我们梳理的认识论的历史长河,以及对课程的影响。
从古希腊一下子抵达中世纪,我的知识储备越来越捉襟见肘,幸好可以求助对基督教颇有研究的天源。
培根的贡献,大家是耳熟能详的。我的创意在于,用时间轴清楚中国明代的两位心学思想家,对比一下,会更多一些感慨——中国的科学之光迟了好多年哦!
“知识就是力量”,放到现在,也是很有力量的句子!
自作主张在第一节和第二节之间插入了这个我心仪的内容——研读瞿葆奎先生和施良方先生合作的长文
这么多年过去了,里面的内容依然那么有冲击力!
尤其是“下篇”中作者自称“本文”,为“本资料”,让我对这套教育学文集的编纂者们更加肃然起敬!
这次领读,我最大的痛苦就在于啃读赫斯特的《博雅教育与知识的性质》;最大的感动则来自于这段结束语。
联想到瞿先生的治学风范,真的是高山仰止
正式进入第二节,我就更加云里雾里了,只能照本宣科,快速过一遍施先生的爬梳。
这些个主义,对大多数读者而言,真的是难以亲近的。
但,把不同的流派放在一起对比,似乎多了一点点明亮感,尤其是再透过施先生的介绍,审视赫斯特的观点,仿佛懂了那么一点点。
批判!这里大概更关注的是知识批判,听起来都蛮有道理的。
为了人的自由发展,批判-定向的知识看来是必不可少,可能也是我们最为欠缺的。
终于到了第三节,施先生做了进一步梳理,提炼出4-5点哲学对于课程的贡献。个人觉得关于知识的价值的探讨,尤为关键,也会一直被讨论下去。
为自己的领读做了一点点小结,是一种自嘲,也是由衷地向当年的大师兄致敬,你的博士论文才真正是批判-定向意义的知识创生哦。我此生大概也就只能从哲人的语句中寻找只言片语,提升一点点哲学感觉了。
感谢不少伙伴围绕我提出的三个问题,做了精彩的对话,换句话说,即使我们不学哲学,不懂认识论里发生过的那些历史性辩论,作为家长,作为学子,我们其实都有一定的发言权和选择权——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见仁见智,选择了就不要后悔。
最后这一页,算是我精心设计的一个Callback,回想起2017年暑期的意大利之行,唯一后悔的就是,提前做的功课太少,看不懂呀,眼花缭乱哦!
再次感谢一起共读这本好书的小伙伴们,让我们乘春光,赶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