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此时,天气逐渐回暖,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小动物被雷声惊醒,纷纷出土活动,故而得名“惊蛰”。
在民间传统中,惊蛰节气还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和活动。例如:吃春饼、吃梨子、打小人驱霉运、祭祀祈福、挂艾草、春游踏青等。老师通过图片、PPT、视频等形式,带着孩子们认识了解。
惊蛰时节,蛰伏久远的生机被悄然唤醒~
看👀大一班的宝贝们,耐心的用双手做出了一只只可爱的毛毛虫🐛
00:16
🌵🌾🌿雨过花开渐繁盛,雷鸣春醒万物生。惊蛰时节,春意渐浓。大二班的宝贝们,用小小的轻泥“唤”起了冬眠的小昆虫们……
00:21
温馨提示
惊蛰节气其实还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天气变暖,大家要纷纷走出室内,参加户外活动,感受春天的气息。但是,此时气温仍然不稳定,早晚温差较大,容易引发感冒、咳嗽等疾病,因此要注意保暖,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春之蛰动、处处逢春,
一切美好悄然发生。
在感知节气变化的过程中,
小朋友们沐浴着传统文化洗礼,
聆听着民俗的声音,
传承感受中华文明的力量。
节气流转,时令更迭,
让我们继续探寻自然的奥秘,
体验自然的神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