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实验小学东韩校区二十四节气文化——惊蛰

云伊
阅读 23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雷响,万物长。紧随雨水节气而来的惊蛰,呈现的是“一雷惊蛰始”的春光春色,传递的是“耕种从此起”的农事物候,唤醒的是蛰伏已久的大地梦想。惊蛰,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惊蛰的到来,是春天的真正开始,一切蛰伏的美好都在醒来。

一、惊蛰由来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公历3月5日或6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此时,天气逐渐回暖,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小动物被雷声惊醒,纷纷出土活动,故而得名“惊蛰”。

二、物候现象

    一候桃始华。“桃始华”其意义是桃花开始盛开之时,古人不是有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诗,万里江山红遍,桃花香气袭人,流水桃花,勾引出千媚百态,这乃闹春之始,正是说的这个时候。

    二候仓庚鸣。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又名黄鹂,黄鹂能最早感应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求交配了。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昔我云别,仓庚载鸣”,文人由此也称它“离黄”,“离黄穿树语断续”就成了悲声。

    三候鹰化为鸠。惊蛰最后的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在南方早晨的布谷鸟叫了,那就表示农民要去栽秧插苗了,要开始春播了。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三、惊蛰习俗

    在民间,有惊蛰吃梨的传统。关于吃梨,各地说法不一。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以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

   《千金月令》上说:“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这和闻雷抖衣一样,都是在百虫出蛰时给它一个下马威,希望害虫不要来骚扰自己。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四、节气文化

观田家

 [唐]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惊蛰》

唐 刘长卿

陌上杨柳方竞春,

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

禽兽虫豸倒乾坤。

    感知惊蛰节气,品味传统文化,诠释别样的春暖花开。实小东韩校区的孩子们将继续相约每一个节气,继续探寻节气的秘密,共同记录属于大自然的那一份美好,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主办:实小东韩校区教导处

     承办:五一班

阅读 23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