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国传统文化的取与舍

-由新年祝福语龙行龘龘所想到的

浙体红
创建于03-04
阅读 24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节期间,一条祝福语红遍圈内(下图)

00:00
03:36

之所以红,是因为祝福语里出现了不少生僻字“龘、朤、䲜、𨰻”,联想曾红极一时的网络歌曲《生僻字》,(其实这首歌曲本身非常好听,至少我很喜欢听)诸如“魃魈魁鬾魑魅魍魉、又双叒叕、咄嗟 蹀躞 耄耋 饕餮……”,再联想到春节前后流行在网络中的“你知道汉字中哪些字的笔画最多”之类的短视频,不仅疑惑:怎么最近有一种以认识生僻为荣之趋势,还美其名曰: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网络歌曲《生僻字》的流行,是否因为大众认为该歌曲承载了传统文化的深厚的底蕴,让听众听歌的同时学到了生僻字,有趣又能学到知识?那么祝福语“龙行龘龘”的爆红呢?是否认为这是在很好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所以中华传统文化是什么?怎样传承是由此而联想开来的: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初初的上网搜了一下,发现有很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有把传统文化按形态分类的,如传统文学类的,这类主要是诗词曲赋,像《诗经》、唐诗、四大名著等属于此;有传统节日类的,像春节、端午等节日及由此延伸的各种礼仪和习俗;有琴棋书画类的,像二胡、象棋、书法、文房四宝、太极等的;有宗教哲学类的,像儒、道、周易、八卦等的;有衣冠服饰类的,像旗袍、汉服等的,此外还有民间工艺类、中国建筑类、地域文化类、古玩器物类、饮食厨艺类、传说神话类等等,而汉字“龙行龘龘,前程朤朤”则是语言文字类的……

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道、法、佛教等多种流派的意识形态,它是一个贯穿于国家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系数的一元化(政教合一)的思想文化体系,梳理这个体系,这样的方法或许更能形象说明:把中华传统文化看成是整体的“人”,其中的思想理念是“骨骼”,传统美德是“经络”,人文精神是“血肉”,而汉字的繁简之类仅仅是传统文化海洋中的一滴水……

这样浩瀚汪洋的传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呢?我想,传统文化古往今来谓之传,学以致用谓之承,怎样传承、怎样取舍?

第一种,全盘照搬?显然不行!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也会有腐朽的味道,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经成为阻碍当今社会发展的东西。要去糟粕,避免封建思想的复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古代臣子的悲哀,是统治阶级灌输给被统治阶级的封建思想,而归根结底是“愚忠”,是对人才的浪费、是对生命的亵渎。裹小脚是父权制社会“男尊女卑”传统习俗增强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另外,三纲五常、程朱理学、八股取仕等落后思想也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疽”,定要去除,方能健康发展。

第二种,全盘否定?20世纪30年代,以胡适、陈序经等为代表不考虑国情和近代社会的性质,主张全盘西化。但是,外国再好的东西也必须与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消化吸收,有所创新,才能实现,才有生命力。

 第三种,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平衡传统文化的“取”与“舍”,有选择地传承。取精华,避免优秀习俗的消失。将唐诗宋词用外语翻译,韵味全失、意境全无、面目全非。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内涵,是其他民族文化无法表达、无法代替的。过洋节、吃洋餐、起洋名,崇洋媚外、忘其根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只是口号,“苟利国家以生死”只是噱头。为避免传统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就要保留传统文化精华,让世世代代都能了解唐诗宋词的风韵,文人墨客的潇洒,传统艺人的手艺。

平衡传统文化的“取”与“舍”,要去留总相宜,二者协同发展。传统文化“去留相宜”,日本委实是其中的佼佼者。从深受我国唐朝文化影响,结合本土特色自创文字、自成礼仪到明治维新“大和文化”独树一帜、大放异彩,都归功于去留总相宜。而绵延几千年的华夏文化却在这时,被坚船利炮攻破了固若金汤的长城,因在统治阶级闭关锁国;有为之士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虽有去有留,但并不相宜,故而失败;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横空出世,才锐速发展、势如破竹,也都归功于去留相宜。因此,传统文化不仅仅要有去有留,而是要该去的去,该留的留,二者协同发展。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早有先辈如是教育我们。古老传统文化固然有魅力、有韵味、有精华;但也有落后、有封建、有糟粕。我们要做的是传承与保存、传播与交流、选择与优化、更新与创造,最终达到平衡与发展、去留总相宜!

阅读 24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