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活动主题是:科技助耳,共享美好生活。
听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在语言交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语言的学习可以增强大脑的海马体。良好的听力可以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提升他们的学习和认知能力。通过听力来获取信息,享受生活的乐趣。
听力是怎么产生的呢?
听力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耳朵、听觉神经和大脑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协同作用。简单来说,听力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声音收集:声音通过外耳道进入耳朵,被耳廓(外耳的一部分)收集并引导到外耳道。
声音传导:声音通过外耳道传导到鼓膜(中耳的一部分),引起鼓膜的振动。
声音转化:鼓膜的振动进一步传导到听骨链(由三块小骨头组成),听骨链将振动转化为液体波动,这种波动传递到内耳。
毛细胞转化:在内耳中,液体波动刺激毛细胞(一种特殊的神经细胞),毛细胞将液体波动转化为神经脉冲。
神经传导:神经脉冲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听觉中枢(主要是听觉皮层)。
听觉感知:大脑听觉中枢对接收到的神经脉冲进行解码和处理,最终产生听觉感知。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听力受损。
耳朵的功能
虽然耳朵不那么引人注目,但小小的耳朵里蕴藏着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两大功能:听觉和平衡。
1.产生听觉:耳朵最基本的、重要的作用是收集和感知声音。耳廓收集周围环境的声音,由外耳道传递到鼓膜,通过中耳传输到内耳,并转换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产生听觉。
2.维持平衡:耳朵的另一个作用是保持人体的平衡。耳朵的内耳有前庭、半规管,都是维持身体平衡的重要结构。
家长一定要知道的听力保护建议有哪些
1.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分贝的噪音中:例如音乐会、游戏机、玩具等。如果必须暴露于噪音中,应该尽量使用耳塞或耳罩来保护耳朵。
2.控制音量:当使用耳机或音响时,应该控制音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声音对听力造成损害。建议家长定期检查孩子的耳机音量设置,并确保他们遵循安全音量限制。
3.避免耳部感染:耳部感染是儿童听力受损的常见原因之一。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耳部卫生,避免使用不洁的物品挖耳,定期清洁耳朵,保持干燥和清洁。
4.避免头部受伤:头部受伤可能导致听力受损。家长应该教育孩子避免玩耍时碰撞或跌倒,特别是在进行高风险活动时,如骑自行车、滑板等。
5.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某些药物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尤其是耳毒性药物。如果孩子需要使用药物,家长应该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和听力风险。
6.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听力问题。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听力检查,确保听力健康。
儿童能不能用耳机听音乐?
不建议!
儿童的耳蜗在发育中,对噪音更为敏感,且他们无法准确判断音量是否过大,因此不当使用耳机很容易造成听力损伤。如果确实需要给儿童使用耳机,应选择最大音量85分贝以下的降噪耳机,且头戴式的优于耳塞式的。同时,使用时要注意控制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60%,且每天的使用时长不应超过1小时,单次使用时长最好不超过半小时。特殊的要求也可以去专科医院咨询耳科医师。
有益听力健康的食物
1.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番茄、鸡蛋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增强耳细胞活力。
2.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如鱼、瘦肉、牛羊肉、奶制品、核桃等。锌能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耳动脉血管。
3.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红枣、芝麻、香蕉、菠菜、海带等。如果缺乏镁元素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
上海大学附属实验幼儿园——保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