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春雷响,万生长   ——惊蛰

唯吾爱一五班
创建于2024-03-04
阅读 23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雷乍响

将万物从睡梦中唤醒

这是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

一个活泼泼的春天

正向我们走来

何为惊蛰

惊蛰,别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也是仲春时节的开始,时间点在每年公历3月5日-7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  在二十四节气之中,惊蛰反映自然的是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惊蛰三候

一候 | 桃始华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惊蛰之日,闹春之始,“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早春的桃花,开始盛放了。

二候 | 仓庚鸣

仓庚即黄鹂鸟。这个时节,黄鹂感受春阳之气,开始鸣啼。这番热闹的鸣啼,可视作春暖花开之庆也。

三候 | 鹰化为鸠

“鸠”即布谷鸟,古人看见此鸟,以为老鹰所化。在他们看来,这所化之鸟,“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

主题教育知惊蛰

郑州市金水区纬五路第二小学一年级五班借助主题班会的形式,引导学生们了解惊蛰节气的由来和习俗,多方面、多形式诠释“惊蛰”的节气文化,让孩子们了解节气,走进节气,知道惊蛰开始春雷响动,气温开始回升,雨水不断增多,万物开始生长,感受时间与生命的轮转循环之美。

心灵手巧绘惊蛰

春雷始响,百虫复苏。惊蛰,是一个和百虫相关的节气,沉眠在土里的蛰虫被雷惊醒,百虫开始复苏,纷纷钻出土壤地面,四处活动,开始新一年的生活。万物生机盎然,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一五班的暖小娃们用心感受春天,观察小昆虫,动手制作绘制惊蛰萌虫的景象,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图画迎接着春的希望。

美食制作品惊蛰

惊蛰节气与梨有着密切的传统联系。俗话说“惊蛰吃梨不染病”,梨正是惊蛰时节的时令水果。按照中医传统理论,惊蛰时节天气渐暖,气温变化大,湿气较重,是病毒容易滋生的季节,而吃梨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有助于抵御春季的湿邪。因此,民间一直有在惊蛰时节食用梨的习俗。

古诗吟诵唤惊蛰

「一声霹雳醒蛇虫,

   几阵潇潇染紫红。

   九九江南风送暖,

   融融翠野启春耕。」

   一五班的暖小娃们动情的吟唱、深情的演绎,把一首首关于惊蛰的经典诗词表现得淋漓尽致。

春之蛰动、处处逢春,一切美好悄然发生。在感知节气变化的过程中, 暖小娃们沐浴着传统文化洗礼,聆听着民俗的声音,传承感受中华文明的力量。节气流转,时令更迭,同学们,让我们继续探寻自然的奥秘,体验自然的神奇吧。

阅读 23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