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你爱我时 更爱着自己
——《如雪如山》读后感

cj
创建于03-03
阅读 306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读的第一本书《如雪如山》,也是第一次读张天翼的。许久没有这种想要一口气全部读完的酣畅淋漓之感了。

《如雪如山》中,女作家张天翼用七个短篇故事写尽万千母亲的代表。她们之中有养儿不易的单亲母亲,有深受产后抑郁困扰的新手妈妈,也有失去孩子、却仍在“母亲”的角色里挣扎的中年妇女,给我留下深刻影响的是《春之盐》和《雪山》。在电影《你好,李焕英》的结尾,贾玲用一句“我也曾忘记,母亲也曾是个花季少女”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影片中的李焕英果断选择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成为了一个好母亲,所以她说出口的“我这一辈子很幸福,你怎么不相信我呢?”才是如此有力而催泪。

从准备孕育一个新生命开始,很多妈妈就想当一个100分的“超人妈妈”。真正的“完美妈妈”存在吗?一个快乐的、自洽的妈妈对孩子来说是个“完美妈妈”吗?

爱孩子与做自己,从来不是互相矛盾的。成为母亲与否是所有女性的权力,而做自己,同样也是。正值三八妇女节,我始终祝愿全天下每个经历生育之苦的女性,都能最终活成她想要的样子。因为一个女人在成为母亲之前,首先是她自己。

《春之盐》里记叙的不是母性的光辉,而是挣扎、恐惧与狼狈。初为人母的俪俪看着蓬头垢面的自己从产房被推出来,产房外焦急等待的人群没有人把关注点放她身上,全都聚集在她旁边的紫红面孔上。俪俪很难受,浑身上下难受,她想洗澡,冲刷掉所有的污垢和窘迫。十月怀胎,她不得不放弃欧洲行,不得不接受身体的变形,不得不接受婆婆的温柔刀,不得不照常理,不得不隔几小时得喂奶,最终不得不妥协,不得不变得温驯。

每个女人在生下孩子的那一刻,仿佛瞬间成长为了母亲,她脆弱又勇敢,她不能哭不能抱怨,否则就是哭诉就是怨妇;而每个男人意识到自己是父亲往往要迟钝很多,也要晚上好几年。二人世界的甜蜜,相互理解在有了孩子后很大程度会灰飞烟灭。产后抑郁症就像一条蛇,悄悄地将俪俪裹挟。为什么没有孩子前还能有自己的隐私,有了孩子后,所有人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推门而入,注目她湿润的胸口薄衣,公然讨论她的私密部位健康问题。所有看似正常的事情其实都不正常。新手妈妈需要隐私,需要尊重,需要倾诉,需要理解,需要宽容。

《雪山》这个故事里,主角巫童和男友马闯到雪山脚下参加同学婚礼,遇到初中同学吴桐的母亲姜丽丽。姜丽丽似乎很是坚强乐观,热情地招待这对小情侣,可她从未从丧子之痛中走出:吴桐的生命定格在十三岁那年,她只能想象着儿子成年的模样。丽丽和巫童为同一个人而悲伤,却都不敢提起那条曾经鲜活的生命。丽丽就像是巫童读的《进入空气稀薄地带》里遇难的登山者,把自己交给了过去,留下的只是一具被岁月的子弹穿过、伤痕累累的躯壳。

生活中,“雪”与“山”,都是极其常见却又无法忽视之物。那如雪般细碎的日常和如山般刻骨的过往,几乎贯穿着每个女性的人生记忆。所有女人身上都暗藏一块相同的拼图,她们隐秘的悲喜与爱憎,如此迥异,又彼此相通。在这本书中,我们或许能找到“该如何生活,如何爱,如何面对在夜晚辗转难眠的自己,如何在未来到来时不至丧失勇气”的答案。

雪白,山青。雪柔软,山坚固。女性可如雪之柔软,被人随意掬起嬉戏,捏成雪球,搓成雪人,也可入山之坚韧刚强,不动摇不转移。爱自己、成长、照顾好自己——成为一个更优秀、充满爱的人。

阅读 306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