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蛰动、处处逢春”,为了让幼儿亲身感受节气的变化,了解惊蛰的风俗习惯,南堡经济开发区第一幼儿园三友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惊蛰”主题系列活动, 快和孩子们一起倾听惊蛰的声音,探索春天的秘密吧!
惊蛰 · 由来
惊蛰,为二十四节气之三。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而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在二十四节气中,只有这一个是以动物的习性命名的。
小朋友们,
惊蛰到了,大自然会有哪些变化?
小朋友的探索
‘惊蛰”时节,在融融春光中,
一幼三友园的老师和孩子们
一起打开探索之门,
通过多种形式,
走进“惊蛰”,
体验不一样的节气乐趣。
惊蛰·识
老师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了惊蛰的节气文化,知道惊蛰开始春雷响动,气温开始回升,雨水不断增多,万物开始生长,感受时间与生命的轮转循环之美,激发了幼儿探索周围的兴趣。
经过教师与幼儿的谈话发现,幼儿对于惊蛰这个节气并不了解,恰逢惊蛰,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合本班幼儿的教学方法,向幼儿介绍惊蛰的由来、习俗等内容,通过讲解惊蛰,让幼儿学习到了关于季节变换的基本知识,建立时间观念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
寻找春天
时至惊蛰,忽而春风,万物竞生。 春天带着绿色的气息向我们走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眼中的春天吧!
惊蛰·寻
惊蛰时节,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在沉睡了一整个冬天后,动物宝宝慢慢探出脑袋,伸伸懒腰,出来活动了。来吧!一起去土地里寻找睡醒的虫儿。
我们来一起设计一个昆虫调查表吧!
记录一下小昆虫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呢?
看看我们观察到了什么?
我们挖到了什么?
让幼儿自己寻找虫子,是惊蛰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能够帮助幼儿了解惊蛰节气的特点,还能够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通过亲手寻找并观察虫子,幼儿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生命的奥秘,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同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强调幼儿的学习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为主要方式。
惊蛰·趣
小动物闹惊蛰
惊蛰一声雷,万物复苏生。惊蛰时节,气温回暖,春雷乍动,午睡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冬眠的小动物们也都从洞里面苏醒过来,看小一班的孩子们一起运动啦!
惊蛰·绘
又是一年惊蛰日,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做出了充满想象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百变昆虫记
惊蛰创意画
点点印惊蛰
一起来欣赏一下孩子们的作品吧!
手工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目标强调幼儿应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做手工活动能激发幼儿的创意,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感受美、表现美,从而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惊蛰·品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在传统文化中,一般节日忌讳吃梨。不过惊蛰吃梨,寓意着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俗话说:"冷惊蛰,暖春分",仲春二月亦处于乍寒乍暖之际,气温多变,气候较为干燥,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吃梨能助益脾气,令五脏平和,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体验惊蛰的节气习俗,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小一班的孩子们一起煮梨水。
惊蛰·忙
农谚道:“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小朋友们也顺应天时,开始行动啦!在泥土里种上小种子,孩子体验田园种植的辛勤与乐趣,探寻着农作物生命成长的规律。
让我们先来观察观察种子吧!
荠菜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松土
小朋友、老师、爷爷一起来播种!
盖膜保暖
小朋友们在老师和菜园爷爷的帮助下种下了小小的种子,让我们期待种子的发芽吧!
惊蛰·诵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语言精粹,它盛载着我们祖先的喜怒哀乐、骨肉亲情、山水田园、爱国之心、豪情壮志……千百年来,古诗,它滋养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透过历史的语言,我们可以触摸到古老华夏文化的根脉,那一字一句无不书写着最美的真情,无不展示着最浩瀚的文明。请由宝贝们带来有关惊蛰的古诗分享吧!
大一班
中一班
小一班
在春天的序曲中,惊蛰节气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幼儿们踏上一段丰富多彩的自然之旅。
寻找虫子的活动让幼儿们用好奇的目光去探寻大地的秘密,种菜的体验则教会他们耕耘与收获的意义,品梨汤的传统习俗滋养了他们的味蕾,而做手工的创造过程激发了他们的无限想象力。
这一切,都如同春日的阳光般温暖而明媚,不仅丰富了幼儿们的知识库,更在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所倡导的那样,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贴近孩子心灵的。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这场惊蛰,
拉开了新学期的序幕,
希望孩子们不负时节,
用尽全力,向上生长。
去探寻春日的阳光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