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楼上322是马冬梅家吧?”
“马冬什么?”
“马冬梅。”
“什么冬梅?”
“马冬梅啊。”
“马什么梅?”
“行,大爷你先凉快着吧。”
由于电影中大爷的耳背
引起观众“哄堂大笑”
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上述情况
然而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
老人家“耳背”似乎是理所应当
也并不需要大惊小怪
社会普遍认为老人“耳背”是正常的
但实际上,老年性耳聋对于老年人的危害甚大,比如医学研究表明听力下降会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在我们步入老龄化社会的未来,更应该对老人进行积极干预,来避免或延缓这些危害的来到。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1.总是听不清,听力损失加重时,在安静环境下沟通也愈发困难。
2.对周遭事务及交流不感兴趣,容易变得多疑、猜忌、自卑,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
3.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在伴有轻、中、重度耳聋老年人中的发病率分别是正常老年人的2倍、3倍和5倍。
4.对生活中的汽车鸣笛、火警、周围人的提醒声不敏感,声源定位能力下降,影响到自身及他人的人生安全。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再认得我。
无论是老年聋还是老年痴呆,都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医学上还未发现能够根治的特效药,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尽可能减少老人家逐渐出现的听觉、认知和心理等问题。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bottom.96abc09.png)
1
能听见他人说话,但听不清楚;
2
不自觉看电视声音放的很大;
3
不自觉下的大嗓门;
4
总需要呼唤好几遍才能听见;
5
说话打岔、答非所问
在医疗技术发展的今天,耳聋可能无法完全治愈,但却是能够有效干预的。
作为干预手段,佩戴助听器或是植入人工耳蜗并不是自身残缺的表现,和佩戴眼镜一样,都是使用一种工具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交流、提高生活质量。选择合适的器械,避免因“买岔了”导致老人无法适应,而后更加不愿接受进一步有效的干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每个人都有父母长辈,随着他们逐渐老去,正当是我们为其遮去这“老年聋”之风,挡住这“阿尔茨海默”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