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家校】十个孩子九个懒!让孩子爱上学习,家长需要这5招!
(2024年第五期)
孩子不想学习原因很多,“懒”只是其中一个。学习之路很长很长,尽早的培养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让他爱上学习,才是孩子不断成长进步的源泉。对于不肯学习的孩子,家长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骂也骂了、吼也吼了,甚至打也打了,但孩子非但没有好好学,反而更讨厌学习了。其实家长并没有意识到,没有学习方向和动力是因为孩子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家长做的不是拿着一根鞭子抽打不肯前进的孩子,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把鞭子变成五彩的画笔,带着好奇和乐趣绘制五彩的梦。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学习,让孩子的前路光明辉煌,一定要先帮助孩子解决内在的问题!
爱上学习的孩子让人羡慕、渴望,那怎么让自己的孩子爱上学习呢?
❶别指责,给孩子来点实际的
怎么吼都不管用,那就别再指责了,讲道理谈未来离孩子太遥远,没有切身感受。那不如先来点实际的,能吃能喝能玩的。
今天你能把这篇课文背会了,那妈妈就奖励一个你一直想要的玩具,如果你能在课堂上老师提背的时候给背出来,那还有奖励。
这并不是用奖励来让孩子学习,只是先用奖励让孩子动起来,先有所进步。
❷成就感,孩子喜欢这样的感觉
人只有尝到了成就感的甜头,才会发现自己在一个圈子或关系里的存在感,有了存在感,才会有不竭动力的坚持。
让孩子背诵时,当孩子真的提前背会了,而且在课堂上背出来了;那家长可以问问孩子是什么感受,是不是很骄傲、很有成就感?
是不是很喜欢这种感觉,自己只是努力了那么一点,不仅提前把任务完成了,还得到了奖励,而且妈妈不再催了,老师不再批评了,连同学们也很惊讶!
先让孩子有所进步,看到并鼓励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体会成就感和进步的种种愉悦,孩子会喜欢上这种感觉。
先从小进步开始,让孩子适应这样的努力,然后再变成大进步。
❸谈成长,别给孩子谈理想
不谈理想,因为理想对孩子来说还太遥远,太过遥远和空洞的东西并不能给孩子多少动力。
多关注孩子的成长,有了上一步的努力,孩子的进步就会多起来,小进步会变成大进步,小成长会变成大转变。
家长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成长,并给予表扬、奖励和鼓励。孩子不拖作业了,孩子会提前预习功课了,孩子课堂上敢举手发言了,孩子这次考试前进了几名……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长,都是孩子的快乐,不要只关注孩子的不足。
当孩子有了这些转变后,会渴望更大的进步,这时家长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小目标了!学习之路正式开始。
不同的阶段,孩子有不同的学习动力,也许开始时只是为了一顿好吃的、一个玩具,但后来会变成被夸奖的快乐,会变成被爸妈、被老师认同的成就感,再后来就会变成成长的快乐,就会有更多的内在渴望。
❹让孩子爱上学习,要懂得学习规律
如果把主动学习比喻成一座五层楼,先要看看自己孩子在哪一层楼里徘徊。
我们家长要懂得学习的规律,要知道这个顺序是不能违背的。
如果你的孩子有足够的学习能力他就像一根钢钉一样,用锤子一敲就进去了;反之,像一个牙签一样,你一敲,他就碎了。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做一根钢钉还是做一个牙签,这也取决于一步一步的积累,一点一滴的坚持。
❺父母营造合适的学习环境
父母需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习惯,周围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
父母要经常读书、读杂志、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向孩子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经常谈论令你感兴趣的事情,告诉孩子你所学到的各种新鲜有趣的知识……经常询问孩子在学校里学到哪些新知识。
孩子感觉到你对学习的兴趣,他自己就会被感染,继而更加努力学习。
写在最后:
学习之路很长很长,我们不可能一直管着、催着孩子学习进步,尽早的培养孩子的内在学习动力,让他爱上学习,才是孩子不断成长进步的源泉。学习虽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会学习、学习好的孩子则可以在未来选择自己走哪一条路!打着“只要孩子快乐就好、孩子不适合读书”的幌子不履行教育职责的父母,才是真正断了孩子出路的“刽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