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课作为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促进教师交流分享,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而观摩名师优秀课例,能够帮助大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丰富和拓展教学视野。从名家的课堂出发,反思自己的课堂,在反思中成长,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在吴丽丽科学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老师们利用寒假时间开展优秀课例观摩活动并撰写学习心得。
分享教师
郭英英,丛台区河西小学科学教师,任教科学五年多,曾被评为丛台区小学科学“教坛新秀”称号;小学科学“教学能手”称号;小学教学质量“优秀学科教师”;在小学科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小学科学素养评比展示中获二等奖;参加“小学生科学主题设计大赛”荣获指导一等奖;小学生实验操作比赛三年级组和四年级组均获一等奖,个人获优秀指导教师。
优秀课例
《井中打水》是苏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轮轴是简单机械中的一种,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实践应用。本课从如何井中打水这一生活现象出发,运用工程技术的思想和跨学科的理念开展授课,杨帆老师首先通过引导学生像古人一样从井中打水,发现困难后寻求解决方案并进行尝试。其次通过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发现当圆木直径一定时,把手越长越省力;当把手一定时,圆木直径越小越省力。最后让学生理解轮轴的概念,了解从古到今的轮轴。本课中学生通过动手制作,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输出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同时科学思维得到提高和发展。
学习心得
聚焦跨学科 融通润成长
—观看杨帆老师《井中打水》心得体会
为了更好丰富自己的寒假生活,同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室的带领下我开启了寒假学习促提升的活动,我有幸观看了杨帆老师的《井中打水》一课,通过这一课的观摩学习,使我对跨学科的概念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谓感触颇多,受益匪浅,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认识。
跨学科的概念是我们新课标提出来的一个概念,阅读过新课标后会发现,与旧课标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新课标的概述里会有这样的一段话:本学科核心概念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稳定与变化等跨学科概念,其余四部分的内容概述里也都有类似的话语。所以,这五部分内容的核心概念都是围绕物质与能量、系统与模型、结构与功能、稳定与变化这四个跨学科概念展开的,这在旧课标里是没有的。由此可见,新课标更强调综合性,跨学科。也就是说,新课标突破了学科的桎梏,实现在学科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建构跨学科概念的理解,这是新课标的新之处,也是难点之处。因为跨学科概念对比学科概念来讲,还有更大的迁移性,更有利于我们教师的创新,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那如何在跨学科概念教学中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有所发展呢?南京金陵小学杨帆老师的《井中打水》这一课就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这一点,首先,杨老师在课堂中准备了一桶水,让学生体验井中打水,学生通过体验发现很难提起一桶水,杨老师顺势提问学生,怎样才能实现轻松打水呢?然后课堂小组合作讨论设计方案,各个小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画到记录单中,根据学生的设计方案现场进行演示,比如说1组准备了一根木棍将绳子搭载在木棍上提水,结果发现并不能轻松提起水;第5组采用安装滑轮的方法提水,结果还是不能轻松提起水,第6组设计的方案是在木棍上加一个滑轮摇动把水抬起,这时杨老师又提出问题:怎样证明这个方法省力?学生们提出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测试一下,杨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并让学生亲自实验感受,通过学生的实验和数据分析得出:圆木相同的情况下,把手越长越省力。最后圆木安装上把手后再提水可以轻松的完成,从而得出轮轴可以省力,这时杨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介绍了筒车,水车,辘转,以及我们生活中的削笔刀,门把手等都利用了轮轴的原理,至此这节课结束。可以发现杨老师的这节课主要讲的就是轮轴的作用,他通过设计打水方案,探究轮轴省力的规律,了解从古至今的轮轴使学生思维层层递进,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产生新的问题,再解决问题,最终知道轮轴为什么省力。在探究轮轴省力的规律中,学生不仅通过实验,还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得出轮轴省力的原因,科学和数学的完美结合,很好的体现了跨学科学习知识的能力和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
图文:郭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