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经典,且读且思维
——祁县西六支小学阅读第二十六期

祁县西六支小学
阅读 2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篇短篇小说。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18部。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作品评价

李大钊: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小说。

茅盾: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呐喊》的题目、体裁、风格,乃至里面的思想都是极新奇的,是一个新辟的天地。

近代学者许寿裳:《呐喊》是中国新文艺上真正的、划时代的杰作。

现代文学评论家郑振铎:《呐喊》是最近数年来中国文坛上少见之作。那样的讥诮的沉挚,那样的描写深刻,似乎一个字一个字都是用刀刻在木上的。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⑴控诉践踏生命的封建传统。

⑵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⑶深入剖析国民及民族的劣根性。

⑷描写激烈的社会矛盾下苦苦挣扎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⑸反映辛亥革命背景下的农村生活和农民的精神风貌。

艺术特色

⑴人物创作手法的多样性。在人物创作上,作者运用了多种手法来刻画人物,塑造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典型人物。

⑵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呐喊》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主要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但在客观的叙述之中也能感受到作者浓烈的感情。

⑶作品结构样式的多样性。《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

⑷《呐喊》风格独特,喜剧与悲剧相交织,层次丰厚,令人回味无穷。

此外,小说的语言在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同时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创造了现代文学语言的典范。


读后感

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贯穿《呐喊》中的所有作品,对封建制度及封建礼教进行极其深刻的揭露、批判是《呐喊》最为鲜明的思想主题。首篇《狂人日记》,通过狂人的叙述,揭示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而所谓的"仁义道德"其本质是吃人。在揭示出吃人本质的同时,作者还揭示这一吃人本质对人民群众毒害之深,如《药》中的华老栓、《故乡》中的闰土、《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等。

小说在描写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对人民压迫奴役所造成的一系列悲剧时,既暴露了封建制度、封建社会所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重视揭露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警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打破封建思想道德的禁锢。

鲁迅先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愤怒而又带鼓励的语气,激励当时的中国人,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一一中国,早日苏醒。

阅读 2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