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22 定州——曲阳
一一内丘
曲阳北岳庙
北岳庙位于曲阳县城西,始建于北魏(公元500一508年),是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北岳恒山的场所。
五岳(即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祭祀,源于古人将天地山川、风雨雷电,归于神灵的自然崇拜。同时亦是统治阶级借此把民众对山岳的神灵祭祀,作为维护皇权、理顺等级、教化民众的手段,历代延续下来。
北岳恒山有古今之分。古恒山在河北唐县、阜县和涞源县三县交界处,主峰是大茂山。为祭祀方便,将北岳庙建在了距大茂山70公里的曲阳县城。
但从明朝定都北京后,有人提出北岳主峰大茂山和祭祀的北岳庙,都在国都之南,与京城方位不符。为此,明朝正式下诏把北岳主峰,改封在山西浑源,也就是现在的北岳恒山,但国家祭祀地点仍在曲阳北岳庙。
到了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北岳封祀之争再起,顺治皇帝御批“移祀北岳于浑源”,同时罢北岳曲阳之祀。至此,山西浑源恒山实现了封祀合一。
下图的石碑立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据碑文记载,立此图碑,是顾虑日后庙地被占用,故将北岳庙的地产财物绘于图上。
神门 是北岳庙的第一道门(仅剩遗址),亦是目前景区的大门。神门外有一座桥,叫登岳桥。入门后,路两边分别是西、东莲花汪。
。
朝岳门 是北岳门的第二道门。门前原有一石牌坊,经年遭毁,目前仅存遗址。
御香亭
御香亭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为皇帝祭祀北岳之前更衣上香之地,故又称敬一亭、更衣亭。御香亭呈平面八角形,重檐三滴水攒尖顶,设计精巧,造形美观。御香亭西侧,是北岳文化博物馆。
凌霄门
凌霄门是北岳庙的第三道门。建于明嘉靖之前,单檐硬山布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门前设有八字照壁墙。此门为1987年重修。
东西碑廊
凌霄门两边沿墙自南向北是东西碑廊。碑廊建于2000年,采用仿古建筑形式,卷棚灰布瓦顶,廊柱格调古朴,与庙内其他建筑风格保持一致。
三山门
三山门是北岳庙的第四道门,与凌霄门同期建筑。门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布瓦顶。原为三连门形制,后改建成一门。亦是1986年重修。
三山门两侧,是第一道碑楼:王禹偁碑楼、韩琦碑楼。
韩琦碑楼和《大宋重修北岳庙之记碑》
王禹偁碑楼
苏东坡松醪赋
洪武碑楼 始建于明代,舌檐歇山顶,1996年重修。碑楼内保存《大明诏旨》碑刻一通,明洪武三年立。碑文记载朱元璋统一全国后,重新颁发圣旨,规定国家礼祀典祀,所有岳、镇、海、渎等一律废去原有封号,另立新的名称。
大宋碑楼 始建于宋代,重檐歇山顶,1999年重修。碑楼内保存《北岳安天元圣帝碑铭》一通,宋大中祥符八年立,陈彭年撰文、邢守元书,碑文行书,笔致控盈,自然匀适,在宋代行书碑中可谓上乘之作。
飞石殿遗址
据《定州志》和《曲阳县志》载:虞舜和唐贞观年间,先后两次有飞石坠落曲阳,便建殿祭之,取名飞石殿。据载,飞石长不满丈,宽四尺有余。飞石殿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烧毁。现存遗址保存有明代浙江人樊献科所书“飞石”二字和民国时期沈阳人李经正书“飞石殿遗址”碑刻。
东西宋宜碑楼
德宁之殿
之殿是北岳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魏宣武常时期(公元500一508年)。占地面积2009.8平方米,高25.6米,面阔九间,进浑六间,重檐九脊庑殿顶。该殿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宋初被契丹焚毁,淳化二年(公元991年)重修,以后历代均有不同程度的维修与扩建,是我目现存元代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1981年至1987年,德宁之殿再次进行了落架重修,恢复了元代建筑的风格原貌。
德宁之殿内保存有巨幅彩色壁画。相传这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绘,被冠为我国现存壁画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石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