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惊蛰至,请把这些有意思的知识告诉孩子(转给家长)

南小附幼
创建于03-01
阅读 3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今天(3月5日)

农历正月二十五

我们迎来惊蛰节气。

陌上杨柳方竞春,塘中鲫鲥早成荫。

忽闻天公霹雳声,禽兽虫豸倒乾坤。

——刘长卿(唐)《惊蛰》

春雷响 万物长

春的脚步从未停歇

转眼惊蛰至

怎么让孩子更好地了解

这个最具有生机的节气呢

家长不妨这样做

讲一讲惊蛰的由来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

时至惊蛰,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而“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时节,春气萌动,大自然有了新的活力。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说一说惊蛰的“三候”

“春雷响,蛰虫出,见三侯”,古时候人们观察大自然变化,把惊蛰分为三候:

    惊蛰 |一候桃始华

惊蛰之日,“桃始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蛰伏了一冬的桃花开始开花,并逐渐繁盛。

   惊蛰 |二候仓庚(黄鹂)鸣

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

   惊蛰 |三候鹰化为鸠

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谈一谈惊蛰的习俗

惊蛰吃梨

苏北及山西一带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蒙鼓皮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唤醒大地万物。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春耕大忙

惊蛰过后,气温开始陆续回升,雨水增多。“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古代劳动人民将惊蛰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到了惊蛰,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大忙时节。

做一做春天的手工

春雷惊百虫,万物始生长。惊蛰过后,各种昆虫都结束了冬眠,开始外出活动了。家长快用超轻土带着孩子动手做几只可爱的小动物吧~

可爱的蜗牛

读一读节气谚语

    惊蛰不耙地,就像蒸锅跑了气

蒸锅跑了气,馒头就会蒸不熟或蒸不好。庄稼也是一样,惊蛰时节不活动地气,地气不流通,庄稼也会长不好。

    惊蛰闻雷米如泥

意思是说,在惊蛰当天打雷了,那表示着这一年会风调雨顺,稻谷都会大丰收,这样当年的米价就会相当便宜了。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惊蛰过去,天气回暖,动物都出来鸣叫、活动。“老角”是大连方言,其实是一种学名叫做凤头百灵的鸟。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意思是说,还没有到惊蛰节气就已经打雷下雨了,那么在后期就很容易出现低温阴雨的天气。

做好惊蛰时节的保健

衣服不要减太快

惊蛰时节尽管天气转暖,但气温变化较大,尤其早晚温差大。如果孩子的衣服一下子减得太快、太多,可能会着凉感冒。所以,早春时节,不应着急脱去厚衣服,可以适当“捂一捂”。

饮食清淡多吃梨🍐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另外,在饮食上宜清淡,油腻和刺激的食物最好少吃或不吃,中医建议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

早睡早起多锻炼

春天万物复苏,应该让孩子早睡早起,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

小朋友们

快抓住着不燥不寒的好时节

努力学本领哦

阅读 3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