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雨润万物长,雷鸣惊蛰始”——哈林格尔中心幼儿园惊蛰主题活动

Asiru
创建于2024-03-01
阅读 39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标志着仲春卯月的开始。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南方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

说惊蛰

各班教师带幼儿了解惊蛰的节气特征。

惊蛰的名称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在唐太宗时期,有一种叫“蛰”的虫子在地下冬眠,直到惊蛰节气才会被春雷唤醒。人们认为,这种虫子是龙的化身,因此惊蛰也被视为“龙抬头”的日子。在古代,人们认为龙是吉祥的象征,因此惊蛰也是一个吉祥的日子。

寻惊蛰

春雷乍动,

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

在沉睡了一整个冬天后,

动物宝宝慢慢探出脑袋,

伸伸懒腰,出来活动了。

孩子们走出活动室,

带着一双灵动的小眼睛,

探寻着它们的秘密。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时节,春雷始响,蛰伏于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纷纷破土而出。一年十二个月,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是指万物从地下冒出的意思,也就是草木都从地下面冒出为卯,卯也就代表着生命力,代表着生机,所以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以南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绘惊蛰

“惊蛰节气,春雷响,万物生”,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

表达着对春天的喜爱。

最迷人的春色留在了这里。

惊蛰的习俗

总的来说,惊蛰是一个富有民间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节气。在惊蛰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习俗活动来祈求身体健康、平安顺利。

春之蛰动、处处逢春,

一切美好悄然发生。

在感知节气变化的过程中,

小朋友们沐浴着传统文化洗礼,

聆听着民俗的声音。

节气流转,

时令更迭,

让我们继续探寻自然的奥秘,

体验自然的神奇吧~

哈林格尔中心幼儿园

2024年3月5日

撰稿:韩玉莲

初审:高白玉

复审:池丽清

终审:张丽丽

阅读 39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