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冀南新区南左良中学第25个“全国爱耳日”知识宣传 

冀南新区南左良中学
创建于2024-03-01
阅读 177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年3月3日

是我国第25个“全国爱耳日”

今年爱耳日的宣传主题是

“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

“爱耳日”的由来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提案。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自2000年起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2013年起我国“爱耳日”被定为国际“爱耳日”。国际爱耳日具体日期的确定,是因为数字3与耳朵的形状类似,因此3.3象征了两只耳朵。

“爱耳日”的设立旨在让大众了解致聋病因,加强耳聋预防、科普耳聋危害、增强全民的爱耳意识,懂得“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重要性。

认识我们的耳朵

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它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耳廓主要起着收集声音的作用。外耳道连接耳廓和中耳。中耳: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由鼓室、咽鼓管、鼓窦和乳突四部分构成。中耳主要起着传导和扩大声音的作用。内耳:结构非常复杂,由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负责平衡感觉,而后者与听觉有关。

听力下降的预警信号

  • 可以听到声音,但听不清;
  • 在噪音环境下听声困难;
  • 只有面对讲话人时才能理解清楚;
  • 觉得别人说话似在嘟囔或含糊不清;
  • 经常要求别人重复一些内容;
  • 发音不准确,讲话不清楚,语言发育迟缓;
  • 看电视时,需要将电视声音调到很大;
  • 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常常答非所问;
  • 在呼唤孩子时,孩子无反应或反应迟钝,对声源定位能力很差。

影响听力的因素

    1.中耳炎

    婴幼儿患有呼吸道感染(伤风感冒等),使细菌侵入中耳导致中耳炎,产生液体或积脓,有时还造成耳膜破裂。中耳炎的主要症状是耳痛、头痛、发烧,如耳膜破裂则会从耳道流出分泌物;声音穿过液体会改变音质,听力会受暂时性的影响。

    

    2.耵聍

    外耳道会产生有保护作用的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加上脱落的细菌、尘垢形成了耵聍。如果堆积太多耵聍,可能会造成轻微的重听及耳朵不适。

3.其它原因

(1)噪音噪音是损害听力的主要原因。青少年接触大音量的摇滚乐、随身听等,时间久了听力会严重受损。

(2)外伤刺激头部外伤可能伤害到耳膜、小听骨及内耳神经,如车祸、直接损伤、剧烈震动等都有可能造成耳内组织器官的损伤。

(3)精神压力过大压力过大是当今社会很多人发生突发性耳聋的重要原因。

(4)药物影响耳毒性的药物是造成耳聋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氨基甙类抗生素、抗肿瘤药物、利尿剂、抗炎止痛药等。

耳部用药注意事项

正常外耳道的pH偏弱酸性,炎症状态可转为碱性。局部给药主要包括滴耳液、洗耳液、粉剂和中成药等。用药时应注意:

  • 用药前彻底清洁外耳道;
  • 鼓膜穿孔患者禁用耳毒性药物或对黏膜有刺激性、腐蚀性的药物;
  • 慎用粉剂药物喷入;
  • 滴药的温度最好与体温相近,药液过冷刺激鼓膜能引起眩晕、恶心等不适;
  • 软化耵聍时,滴药后让药液浸泡耵聍5~10分钟再起身,连续3天;
  • 对久治不愈的慢性感染,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有的放矢地选择并及时调整抗菌药物。

保护听力的4条建议

1.使用耳机要注重音量和限制时间。正确使用耳机,遵守“60-60-60”的原则,即音量控制在最大音量的60%以内,连续听的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60分钟)以内,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此外,最好每隔半小时拿掉耳机,让耳朵适当休息。

2.尽量少光顾电动游乐场、KTV、影厅等噪声环境。适当控制家庭影院、广场舞的音响音量。

    3.合理使用耳塞等护耳器。如预计要进入爆震地区前,应用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或用棉花球塞于耳道内。如果缺乏防护材料,可用两个小手指分别塞入两侧外耳道口内,同时卧倒,背向爆炸源,可有一定防护作用。爆震时,如果张口呼吸或做吞咽动作也可以减少中耳损伤。

    4.注意听力损失预兆。如有持续性耳鸣,或无法听清对话,需警惕听力损伤。

这个春天

声音会带来很多美好

因为耳朵的倾听

声音有了不同的意义

爱耳日

让我们安静下来

用耳朵,来聆听世界的美好

(图片和内容来自网络)

阅读 177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