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周,我感觉我已经工作了好久,不是觉得无聊,工作不好开展,而是收获颇多,似乎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但是向前看去却感觉是羊肠鸟道。整理一下我的理解吧,我期待的是走过这一段的豁然开朗。
教研,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教学研究。研究有很多方法,首先一定是自己研究,然后是研讨总结,穿插于两者中间的应该是学习研究。
先来说说自己研究。一半以上的人是做不到有疑问去咨询的,大多都是自我琢磨,尤其是教师群体。总有一种说法每个老师风格不一样,授课方式不一样,所以说了也没办法和他一样。那就自我琢磨吧,但是这个过程真的不是瞎想,需要理解教材的意图,教参的指导方向,结合教材去整合联系相关知识,担心拓展过度需要看课标,担心讲的太浅,需要了解前一学段学了什么。有的老师说,我没有研究过这些,我的学生依然成绩很好,那首先应该是这个老师具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另外一种可能就是这个老师的权威孩子们不敢挑战,要看教过的学生思维能力如何才能了解这个老师的真本事。学生学会的应该不紧是知识,还得有探究知识的能力。如果我们不具备超强的个人魅力,不具备非常严格的权威,那就得好好的进行沉浸式备课。
当沉浸式研究进入死胡同的时候,已经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产生愉快的感觉的时候,不妨改变一下,作为教师,我们真的需要研讨交流。每一个名师的背后都有一个智囊团,我们不求成为名师,但是我们得在工作中生存,在工作中得到认可,至少是自我认可。几个人一起研讨的时候最怕“一言堂”,也就是常用语“你说什么就什么”,导致的结果是,人家的学不来,自己的丢掉了。一节课有很多个点可以研讨,而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点。比如A老师在旧知检测上很有一套,那课前的复习过关可以出出点子;B老师特别活泼幽默,在课前导入部分一下子就能抓住孩子们的兴趣,那不妨说出来让大家都尝试一下,也许特别内向的C老师突然就开朗了;C老师特别擅长书写指导,D老师特别擅长设计有趣的题目;E老师呢,有超级灵性的评价语……在大家一起交流的过程中,有同志一次又一次的沉默不语,慢慢地就成了交流研讨的边缘人物,试想,这位默默无闻的老师在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又该如何去面对?
当然交流研讨一定不能进入误区,那就是生硬地把几个人的做法进行融合。我们在听别人发表观点时,需要大脑快速运转,直接情景再现,这会儿我这样做,孩子们什么样,那又该如何应对?这样就形成了自己改良后的上策,慢慢地就会形成自己独特地授课方式。
既然都说到这里了,那就浅浅分析一下我理解的我们校长提出的一日一研,教研组统一设计作业,统一进度。我带教研组有六七年了,感觉教研组成长最快的时候是两种情况,一是教研活动的时候随机点名发表见解(70%以上),二是同年级几个人统一思路一周所讲内容,先出题,再讲课。第一种情况完全符合我上面说的参与研讨,第二种情况就属于统一把握了,有了进度要求,有了重点呈现,课堂就不会啰里啰嗦,知识讲解就不会深浅不一。目前我们面临的现实是团队平均年龄小,多数老师教研能力不足,因此,每天碰个头说说讲什么,某个点怎么联系,拓展到什么程度很有必要,统一商议进度就会避免讲的空的老师过快,浪费时间的老师过慢,统一作业是一定可以做到作业精细化的。不管怎么说,一个教研组的成长,一个教师课堂教学的长进,一定离不开“规范”二字。当你平时的课堂规范了,公开课的准备一定非常轻松。
通过学习的教研是学校组织教研活动最多的形式,如集体理论学习,外出听课学习,好的做法主题教研,同读一本书等。参与这些活动你是做一个旁听者,还是做那个策划者呢?如果你只是一个旁听者,那么很遗憾,你浪费了时间。如果你做的是策划者,那就不一样了。这个策划,可不是策划人家的主场,而是你脑海中自己的主场。我大大小小的培训做过十来次吧,最成功的一次是去年秋期开学前那次,因为在培训过程中,我给了听会老师们4次思考的时间,思考的是结合这个点设计一下你的课,这时候在老师们脑海中出现的应该是自己现在讲台上的画面。理论学习,听课学习,我们都应该把听到的内容放在自己的情境中去体会,去模仿,去创造。同样优秀经验分享的活动,如果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一定不要错过,因为总结做法的机会很难得,说出来自己就会在遇到困境的时候,再次尝试使用。
不管是哪一种教研形式,我们要做的就是融入其中,不做局外人,把听到的转化成自己的,把自己的总结成经典的,把经典的用平时,让每节课成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