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是教育工作者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的途径之一。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也需要凝心聚力,共同成长。
2024年2月29日下午,湖口中学新高考物理方向(物化生)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高考命题方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先兰,副校长梅伯深全程参与教研活动。高三物化生三科备课组长余飞龙、姜涛涛、周润好三位老师进行了教研分享。本次活动由学校教科处主任欧阳波主持。
王先兰校长指出,"三新"背景下,考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开放性、创新性凸显,心态、意识和策略是考验我们一线教师更是考验学生的大课题。
谈到新高考,王校长认为教师要关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融合,要有大局观,时事视角,全球视野;要注重培养孩子的五大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探究论证能力、情境迁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要引导孩子学会获取关键信息,创新批判;要提醒孩子夯实基础,提振信心,放下包袱,轻松迎考。
高三物理备课组长余飞龙分享高三物理学科关于新高考的教研成果,围绕着试题结构和难易程度的变化,深入分析了这次九省联考的物理试题。
余老师认为新高考题型结构稳中有变,突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机械刷题,死记硬背的教学思路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高考的发展趋势。
这次九省联考(适应性考试)物理学科难度系数不大,但是余老师认为2024年高考物理应该继续会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备考策略上,还是要引导学生适当刷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
高三化学备课组长姜涛涛老师紧扣新高考的“新”,从新题型、新知识、新方法三个维度,分享了他对九省联考试卷的分析及新高考命题导向的理解。
九省联考化学试题呈现以下特点:精心选材,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助力课改,关注学习过程;平稳过渡,体现江西地域元素;解决实际问题,考查学科关键能力。
最后姜老师提出两点备考策略。其一,不论题目发生怎样的新变化,考查的考点仍然属于高中化学的专业知识,只要扎实复习好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就不用担心题型的千变万化;其二,一定要重点做好每年各省的化学高考试卷,积累出现的新知识、新方法。
高三生物备课组长周润好老师精心准备课短视频和ppt,围绕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条分缕析,精彩呈现了他分析的新高考对生物学科的影响以及备考策略。
在集体教研中激活了老师们的思维,促进了老师们的交流与合作,还使教师个体和备课组集体得以快速、有效的融合和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团结一致,让教研活动更加扎实有效,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