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讲话精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实效,践行新课标理念,根据县教研室安排,经共同体研究决定,于2月29在莒南二小进行第二共同体数学学科第一次单元集体备课活动。会议由庄红老师主持,第二共同体的二年级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中,来自二小的庄红老师、刘雯君老师,和大店中小的张红磊老师分别从课标分析、内容编排及特点、新旧教材对比、例題分析及建议、易考易错点以及作业设计、教学资源等方面对二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讲解。
首先,由庄红老师对第一单元《数据收集和整理》进行分享。对于简单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等知识,庄老师都提出了她的教学建议,明确教学时应该关注的问题。
本单元有2个例题。例1教学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表。例2教学用“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重点是研究记录数据的方法,体现了多样化与优化的思想。
对于易错题,庄老师悉心为大家呈现解每道题时孩子们可能出现的问题,为我们之后的教学明确了方法和策略。
随后,由刘雯君老师对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进行了分享。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主题图,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熟悉的糖果、橘子等物品,让学生理解平均分及除法的含义,并解决问题。
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教学难点。
刘老师更是截取了本单元考试时的常出常考题型、易错题型帮助我们更明确的掌握本单元的易错知识,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接着,由张红磊老师对《图形的运动(一)》这一单元进行了分享。
图形的运动包括认识轴对称图形、认识平移、认识旋转、解决问题几个知识点。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习抽象的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 形象的支撑。而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教材多次加以利用,如通过折一折、剪 一剪,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通过移一移、用学具模型画图等感受图形的平移;通过制作陀螺 并转一转,感受点的旋转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和发现,直观感受图形运动的特征,逐步加深理解。对于易考易错题张老师也做了详细的解读。
活动中,老师们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对于平时教学中出现的疑问和困惑充分交流,达成共识,研讨氛围温馨且热烈。
最后把老师们分成了3个组,指定组长,在组长带领下,组内对每个人提出的个性化问题进行讨论,讨论交流之后,每组提交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未解决的问题(1—2个),主持人收集汇总后,带领老师们逐一解决有效问题,形成有效问题定稿。
活动最后由庄老师对参与教师进行评价,充分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独行虽快,众行方能致远。通过本次活动,老师们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真正做到了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相信每位教师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不断吸收和内化,真正做到学思结合,活用教材,让学生畅游精彩的数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