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孩子”,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生活中父母不好好说话,与孩子难沟通的例子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长此以往,必定会导致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疏远,孩子进而失去管教,这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每一个为孩子着想的新时代父母,必须重新审视亲子关系,努力与孩子好好说话,试着成为“孩子”。
孩子是“未开化”的小大人,他们的脑海里有无穷无尽的新奇的想法,而且他们的这些想法一定会先与父母分享,希望得到支持或赞赏。这些想法往往是瑰丽而天马行空的,可能是与学习毫无关系的,也可能在父母眼中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是“离经叛道”的,这时候绝对不能用大人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用大人的评判标准“一概抹杀”,而是尽可能地贴近他们的内心,试着成为一个“孩子”,去理解他们,用他们的想法思考问题,去分析他们这些想法产生的原因。如果确实是不好的,甚至是难以实现的,可以与孩子讲明;如果是灵光闪现的“奇思妙想”,可以对孩子加以赞赏,跟着孩子一起去实践,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和鼓励,这样才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和有效沟通。要知道,多少科学家的伟大发明,都来源于童年的奇思妙想。好好沟通的前提是用心和用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同样需要经营。
想要与孩子好好说话,不能把孩子当作坏脾气的“垃圾篓”。孩子毕竟是孩子,因此他们的言语行为比较稚嫩和拙劣,甚至难免会犯错误。当孩子犯错时,最愚蠢的做法便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严厉斥责和棍棒相加。千万不要说什么“刀子嘴豆腐心”,刀子就是“刀子”,一旦留下了划痕,即使修复了,也不能完好如初。长此以往,孩子便愈加畏惧父母,更不敢轻易与父母沟通,他们的内心就会变成一堵厚厚的墙,自己走不出来,父母也走不进去。当孩子犯错了,父母第一时间不是去想着如何纠正错误,而是应该去回忆自己的小时候,当想到自己也犯过同样的错误,自己也是从孩子过来的,那么对孩子道德品质考量的标准便会低很多,便不会将孩子当作坏脾气的“垃圾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这世界里花团锦簇,阳光明媚,春和景明。
与孩子沟通时,就不能把孩子看成是孩子,要把他们看成是大人,要改变我们固有的对孩子身份的认知态度,用对大人的口吻和语气与之沟通。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渴望尊重。试想一下,我们在工作中是不是对别人客客气气礼貌有加?可为什么有时候会将坏脾气朝向我们的亲人?亲人们为什么要无条件地包容我们的坏毛病?根源就在于,认知态度出了问题,长期“高高在上”,痴迷“封建家长制”式的家庭关系,把孩子仅仅看作是大人的附庸,这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更需要理解,更需要善待,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和孩子好好说话,放低姿态,试着走入他们的世界。因为你的样子,就是未来他对待自己孩子的样子。试着成为一个“孩子”,融入他们的世界,我们便会发现,孩子远比你想象得还要懂事和优秀。
心理学家李雪说:“爱与不爱的区别很简单,爱你的人关心的是你的感受,愿意与你一起把事情解决好;不爱你的人,遇到事情第一时间‘讲道理’分对错,目的是把责任推到你身上。”我们都说爱情是双向奔赴,其实亲情也是一样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彼此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孩子会得到成长,同样也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如果父母真正视孩子为己所爱,就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方式。通过合适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千万不要抱着“我是为你好”的心态与孩子相处,那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先去试着成为一个“孩子”,找寻到那种最初的纯真的感觉,才能更好地与孩子沟通。
平等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著名的“传奇教师”雷夫老师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这句话道出了亲子之间沟通对话的最高原则——平等。
如果让家长描述一下与孩子沟通不够顺畅的情况,我们听到的大多是“任你说什么他(孩子)都不听!”“年龄大了胆儿也肥了,总是顶嘴!”……我们总是要求孩子要听话、要礼貌、要尊重我们,但是我们好像很少意识到,我们对孩子有礼貌吗?足够尊重吗?恐怕我们做得实在是不够好。
与孩子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可以解决我们在亲子沟通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摩擦。平等的亲子氛围,还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助于孩子自我表达能力的完善。
首先,每个家长都需要反思自己面对孩子时的平等意识。在我们内心最深处,总感觉“我养你长大,你听命于我”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我相信,所有的家长,肯定都不愿收获一个事事只能听命于人的孩子。给孩子留出表达意见的空间,允许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是家长与孩子平等沟通的基本态度。
我们都经历过孩子小时候在超市为了要某样东西而撒泼打滚的情境,我也不例外。我能够中止孩子这种行为是因为有一天,在孩子打滚的过程中,我忽然意识到,也许我应该尊重他表达不满的权利。于是我,蹲下来跟他说:我知道你很生气,你可以在这哭一会儿,我等着你,等你感觉好一点之后咱们再走。很快孩子的哭声减弱,我们顺利地购物。从那之后,在我跟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后回家,我总是尽力秉持一个态度,那就是我一定会充分地尊重你表达不同意见的权利。当孩子明白自己可以被平等地对待,就不再会用激烈的语气和态度来表达不满了。
其次,家长要学习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很难抑制自己“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的优越感。有时候我们甚至无法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轻视和不屑,就任由自己习惯性地对孩子造成伤害。
外甥正在上小学,数学学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用竖式计算总是出错。我心想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可能学不会呢?于是找了一道题给他演示一遍,他说:“对呀,我就是这么做的!”于是我放心地让他做作业去了,做完之后一检查,又有好几道做错了。我想了一下,指着其中一道错题跟他说:“这道题,你算出来的结果跟我不一样,你能跟我讲一下你是怎么算的吗?”外甥就在草稿纸上给我演示了一遍,一边演示一边说自己的思路。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他理解错误的点,并就这个点进行了更正,然后让他把几道错题都重新做一遍,一下子就都做对了。
这件事让我想到,面对孩子的失误,需要我们做的,绝不仅仅是站在成年人的视角去指导他,而是首先要蹲下来,站在跟孩子同样的视角去理解他。
当然,平等地与孩子沟通是需要练习的。家长首先要意识到,成长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所以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都不可能时刻完美。只有我们真的放下那颗追求完美的心,才能从一个更加真实的、完整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平等才有可能发生。
“我早就说了”,一句话搅黄亲子关系
一个高中生回家兴冲冲地说:妈,我今天的课前演讲很成功,被表扬了。猜我怎么着?我加了一个小视频,所以就特别有效果。
妈妈一边摆筷子,一边说:我早就说了,不能只是干巴巴地讲,要配点音乐,加点视频、动漫之类的,很增色,你看听我的没错吧!
孩子瞬间没了兴致,心想:原来我的努力成果都是妈妈的功劳,跟自己没啥关系啊。
“我早就说了”,不是训话,胜似训话
发现没有,“我早就说了”这句话,貌似随口一说,实则具有很强的杀伤力,透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口气。如果孩子错了,那“我早就说了”,就把责任都推给了孩子,该说的我早就说了,是你不听,所以才酿成大祸,都是你不对。如果是孩子做好了,那“我早就说了”,就把功劳都揽了回来,你之所以成功,都是因为听了我的,是我有言在先,是我指挥得法,是我高瞻远瞩的结果。
不论是跟孩子,还是跟大人,说话时这种“我早就说了”的语气,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要知道,知易行难,不论是轻描淡写的告知,还是语重心长的叮咛,从你说了,到孩子听见了,悟到了并做到了,还做成了,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其实相当不容易。
而且孩子正处于成长期,探索欲很强,你的话可能进入了他的潜意识,但他并未觉察。当他照着你说的做了并且成功了之后,他会只当是自己的发现和发明,真是满心欢喜,所以你点出来这是你“早就说了”的道理,他就会很受打击。
记得我学车时,科目二的倒库怎么都完不成。有一次终于做到位了,我兴奋地跳下车,激动地跟伙伴分享心得“你看着那个杆子倒车,就能到位了”。旁边的教练说,我早就跟你们说,要看着那个杆子倒车。
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有多扫兴,同时还觉得自己好笨啊,人家早就提醒的好办法,我却没用上,还以为是自己发现的,还急着跟别人分享,我真傻。同时我当时心里想的是,你根本就没说清楚,我从来也没明白你是在说啥呢。这种自责与埋怨交融的心态,至今记忆犹新。
看破不说破,是为人父母的修行
那您可能会问,我们确实是早就跟他说了呀,该提醒的我们也早就提醒了呀,难道他不听我们的出了问题,我还不能说他了?难道他听了我们的才做好,我也不能稍微表达点自我成就感吗?
相信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肯定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恨不得把平生的经验教训都移植到孩子的记忆里,好让他少走弯路,直奔主题。家长该提醒的提醒,并没错。只不过,当孩子做错了或者成功了,我们就戒掉那句“我早就说了”吧。
那我们该怎么说呢?
当孩子不听话,正处于困难痛苦的时候,你跟他掰扯“我早就说了”,无异于伤口上撒盐,这样急着批评孩子不听话,有急着推卸责任的嫌疑。所以此时最需要的是过问孩子的状况,先帮着想办法。
当孩子成功后,也不要急着表功,而是真心替孩子高兴,让孩子描述一下细节,老师是怎么表扬的,同学们听你演讲时都是什么表情,是不是连眼睛都亮了,他们是怎么鼓掌的等等,让孩子在描述中充分品尝成功的喜悦,进而获得更大的自信。这时候就不要提自己“早就说过了”这个话茬了,让孩子充分享受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