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幼儿园东园】——春季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宣传

刘老师
创建于02-29
阅读 4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在此提醒家长

春季是幼儿生长发育的“黄金”季节,也是最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疾病的季节。

莫要忘了这些健康提示

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目前正处于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常见病原体有季节性流感、新冠、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可出现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传播。

高发特点

✔目前,我市流感疫情继续呈现波动回落态势,仍处于中等水平,仍是当前呼吸道疾病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其中乙型占比继续上升,约占80%。新冠疫情仍维持在较低水平,继续呈现小幅上升态势。

✔开学后,学生聚集性活动增加,仍将继续存在多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重点预防季节性流感和新冠。

注意事项

1.避免与病人密切接触。

2.注意咳嗽礼仪。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等掩住口鼻,用过的纸巾等垃圾要置于垃圾袋中并及时处理。

3.做好手部卫生。要用洗手液(皂液)在流动水下清洗。

4.加强室内通风换气。

5.提高免疫力。

   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预防的关键。

6.科学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

 小心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 诺如病毒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等特点,容易在人群中传播;

✔ 通常潜伏期为24-48小时。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可能出现发烧、头痛、肌痛、乏力及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脱水症状。

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不喝来源不明的水。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病,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托幼机构开学后,儿童接触病毒机会大大增加。

手足口病特点

✔手足口病以口痛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为特征,可伴有发热,大多数症状不重。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等消化道传播,呼吸道及密切接触也会引起传播。

✔多在一周内痊愈,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注意事项

1.当孩子发生手足口病时,要居家隔离,生活环境需及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

3.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皮疹引起继发皮肤感染。

4.观察病情变化,出现惊厥、嗜睡等症状需尽早就医。

5.对于免疫力低下的孩子,接种相关的手足口病疫苗,有助于预防发展成重症。

日常生活要注意

1.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饭前、便前便后、触摸眼口鼻前、接触污染物后均应用流动水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湿巾进行手消毒;

✔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遮掩口鼻并及时洗手。

✔ 进入春季,注意早晚适时增减衣物,预防着凉。

2.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及时报告学校,规范就医,不带病到校,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密切接触。

3. 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家庭生活场所日常应以常规清洁和通风为主,如家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或罹患传染病时,应加强消毒,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4. 合理日常膳食

✔进食要规律,一日三餐进食时间相对固定,不暴饮暴食。

✔饮食要营养均衡,食物种类要多样化,荤素搭配。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奶类和豆制品,多喝白开水,不喝含糖饮料,少吃零食、油炸食品,不生食或半生食海产品和水产品。

5. 规律生活作息

✔ 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时间,托幼儿童和小学生至少10小时,初中生至少9小时,高中生和大学生至少8小时。

✔ 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循序渐进加强体育锻炼,日常学习生活中保持身心愉悦。

编辑:刘文靓

审核:周淼

阅读 4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