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仿形到仿神”——应用课题组成员的海桂中学研修之旅

青鸟
2024-04-20
阅读 28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4 年 4 月 19 日,林海副校长带领着《高中议论文写作中“逻辑思维七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应用类课题的九位成员,一同前往海桂中学,参与“逻辑七级”教学成果的应用推广交流活动。此次活动主题是“从仿形到仿神——学习名师教学智慧”。

       活动开幕式上,文昌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黄金玉,琼海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任雷源,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高中语文教研员刘成,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邓新跃,海南华侨中学特级教师、教育部中小学领军教师汤成慧,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教育部中小学领军教师熊纪涛等一众领导出席。此次活动意义重大,旨在通过名师示范引领,激发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创新热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活动流程

研究课展示

《李杜诗篇仙圣情怀——〈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情境教学》

琼中思源实验学校 李培东

       李培东老师以别出心裁的体验情景作为开场,引导学生们深入赏析《行路难》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两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在授课过程中,李老师详尽地介绍了诗歌背后的核心事件、情感基调以及独特的艺术手法,使得学生们对诗歌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采用对比教学的方式,巧妙地将大单元中的这两篇诗歌联系起来,打通了教法与活法之间的壁垒,使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地领略到诗歌的韵味与魅力。

       此外,李培东老师还亲自示范了如何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他声情并茂的演绎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中,给学生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在李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赏析诗歌,更感受到了诗歌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与美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海桂中学 李淑英

李淑英老师以精准细腻的教学方式,紧扣文本内容,引领学生们一同走进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传世之作。她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们逐字逐句地品味诗歌中的精妙之处,尤其是那些饱含情感的动词,让学生们在细细咀嚼中深刻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感波动。

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仿佛穿越时空,与杜甫一同置身于那风雨飘摇的茅屋之中,感受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课堂上,李老师讲解生动,引人入胜,使得学生们对这首诗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文昌华侨中学  潘小咪

授课教师以精湛的教学技巧,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课堂上,师生互动积极,气氛热烈。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学生深刻领会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和贡献。这堂课不仅展示了从形似到神似的教学转变,更让参训教师们看到了如何将一篇经典文本讲得深入浅出。它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优秀范例,激励着老师们不断探索创新,提升教学水平。

《举手投足显个性,妙笔生花著文章——抓住细节之动作描写》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三亚学校 王彤

王老师通过精心设置的情景和搭建的支架,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生动的写作学习环境。她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将动画中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捕捉得栩栩如生。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逐渐学会了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动作,让文字跃然纸上,充满生命力。

《化“敌”为“友”,优化论证—针对论点引入“虚拟论敌”》

田娟 文昌中学

田老师这节展示课别出心裁。教师巧妙地引入“虚拟论敌”的概念,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课堂中,学生们积极思考,针对论点与“虚拟论敌”展开激烈辩论,从而深化对论证过程的理解。这种创新的教学方法,让原本枯燥的论证变得生动有趣。它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能力,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此课也充分体现了研修活动的创新精神和教学智慧。

《寻意象之美,赏诗情之真—〈夜雨寄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雨诗”赏读》

文昌中学 吴文燕

在课堂上,吴老师不仅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还亲自示范如何富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歌。她声情并茂的演绎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夜雨之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意境与情感。学生们在吴老师的带领下,不仅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更对诗歌之美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这堂生动而富有内涵的语文课,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印象深刻。吴文燕老师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诗歌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诗歌的海洋中畅游,感受文字的魅力与力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坛 嘉积中学

林教师凭借深厚的教学功底,将学生带入那个充满风雪与故事的世界。

课堂上,教师对人物形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林冲从逆来顺受的禁军教头到奋起反抗的英雄转变,被生动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物的复杂性。同时,对环境描写中风雪的作用进行深入解读,让学生明白风雪不仅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更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

师生互动积极热烈,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见解。这堂课既展示了从形似到神似的教学转变,又体现了名师教学智慧。它为老师们搭建了学习的新标杆,让大家认识到语文教学可以通过深入挖掘经典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能力,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入新的活力。

专题分享

《创设体验情境,打通教法活法——向王君学习大单元教学》

李培东

《紧扣文本,由“点”及“面”——向程翔老师学教诗歌》

李淑英

《设情境——搭支架——向肖培东老师学写作》

王彤

专题讲座

《语文课堂变革的思考》

琼海市教育研究培训中心 雷源

雷源主任针对当前语文课堂的变革,提出了极具前瞻性和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在语文课堂不断革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一线教师更应肩负起完善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重任。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做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努力打造更具效率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语文课堂。

雷源主任的讲座如同一场知识的盛宴,让在座的老师们收获颇丰。他深刻剖析了当前语文课堂变革的必然趋势,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雷主任的指引下,我们更加坚定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法的信念,以期为学生们带来更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体验。

在为期两天的研修中,名师们以生动的课堂实例,展示教学过程中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他们分享教学技巧与方法,深入剖析教学智慧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聆听,收获满满。

此次研修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们课题组成员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相信在这两天的学习中,我们能充分吸收名师宝贵经验,学以致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阅读 28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