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心灵,关爱健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到:“幼儿园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3-6岁是幼儿心理发展、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幼儿园、家庭和社会需解决的重大课题。那怎样在幼儿时期关注好幼儿的心理健康呢?
什么是心理健康?
1.心理健康 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2.幼儿心理健康的表现 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幼儿常见的心理变化
1.好动 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等等的几个方面。具体的来说则表现为喜欢跑动、爬上爬下、或是离位走动、叫喊和讲话,引逗旁人的注意。
2.焦虑 焦虑具体表现在幼儿缺乏自信、无端哭闹、食欲低落、过于敏感。具有这一状态的儿童对于陌生的环境表现为反应敏感,有担心害怕,甚至是惶恐不安的现象。常常表现为哭闹不停,担心被人嘲笑,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有过分的关注,同时伴随有无根据的烦恼,对于日常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表现得过分的焦躁。
3.攻击 这类幼儿表现为整日都在东奔西跑,喜欢恶作剧、讽刺挖苦他人,对于美好的物品则表现得毫不爱惜、摔打成癖,常常表现出具有攻击性。
新学期开始家长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喜欢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的教师,这对孩子可以起到积极的影响。
2.坚持送孩子来园,防止幼儿因借口不来园造成幼儿入园困难,幼儿情绪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3.幼儿不开心时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积极的情绪上的疏导,避免一味指责他人,造成孩子情绪上的不稳定。
4.对幼儿愉快的情绪给予积极的鼓励,保证幼儿能够愉快的来园。
5.每天和幼儿交流幼儿园快乐的事,让幼儿从幼儿园生活中体验成功,这样会增强幼儿在园的愉快情绪,以便顺利来园。
6.对幼儿难以抚平的情绪家长及时与教师进行联系,达到家园的共同教育,以保证幼儿的愉快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