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书香最醉人,徜徉书海润生命”。阅读是最高贵的生活方式,也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的自我修养,促进教师踏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2月28日淇滨区小学数学赵娟名师工作室读书沙龙线上读书分享会开启了《让儿童在对话中学数学》——好书共读活动。本次分享的老师是来自淇滨区牟山小学的李玲玲老师,本次活动由淇滨区天赉小学李燕老师主持,两位老师带领大家在感悟"对话"的同时,共话专业成长之路!
本书主要围绕 “儿童需要对话”展开,从对话需要读懂、对活需要伙伴、对话需要分享、对话需要活动、对话需要环境五个方面进行阐述,给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建议。
李老师的分享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
1.对话需要伙伴,教师如何更好的成为孩子们的学习伙伴;在组建学习共同体时大家有没有更好的想法或做法?
首先,教师要放弃角色,成为一名共同学习者,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学习起点与经验,站在学习者的队伍中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尽量不做总结式发言。其次,教师要转化角色,成为一名倾听者;教师要理解包容儿童的想法,认同儿童的感受。最后,要少做评判,多提建议。
在组建小组时可以先制定好交流规则,再合理组建小组,约定好每位成员职责,同时也要调整评价方式,更多的是针对“组”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组”的意识,以过程评价为主,形成学习共同体。
2.对话需要活动,我们应怎样更好的设计和实施活动?
活动需要顶层设计,可以尝试从思维的完整性、思维的丰富性、解决问题策略和途径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等方面设计一个学习活动。一个好的活动要清楚告诉学生“做什么事”、“资源有哪些”、“完成的标准”。还可以设计“发现是什么”、“解释为什么”、“寻找怎么办”的活动方式实施学习活动。
读书是教师成长“最长远的备课”。让我们与书籍相约,继续这场温暖深邃的心灵成长之旅,让我们的教育之旅伴随一路书香!
下期由韩彩红老师分享《把数学画出来》,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