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永远是教学的主阵地,强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旋律。三尺讲台育桃李,一片丹心绘青春。
2024年2月28日下午新乡县“四有高效”课堂改革实验校四年级组全体语文老师就第一单元进行了集体备课。老师们通过说课评课、共同探讨等形式,凝聚教师的智慧,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本次教研活动由合河乡贾桥学校的朱艳敏老师主持,合河学校范利敏老师做记录。
第一单元围绕“纯朴的乡村”这一主题编写,《古诗三首》描写的都是纯朴的乡村生活。《乡下人家》展现了红人家朴实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天窗》一文写了那一方天窗让被关在乡下屋中的孩子的想象丰富起来。天窗虽小,但却是唯一慰藉。一篇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纯朴的乡村生治图,让我们感受到独特的风采。
首先七里营镇中心校闫红芹对《古诗三首》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张鑫老师的授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知识由浅入深,三首古诗词紧紧围绕找景物、思意境、悟情感这一思路进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分析古诗词的方法,表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在作业设计方面,张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诗意画一幅美丽的图画,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都非常值得借鉴。如果在古诗学习之后,让学生自己说说读诗过程中看见的景象,自己喜欢哪个场景?为什么喜欢?这样不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效果会更好。
来自七里营镇新庄学校陈莹莹这样评价: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首先第一课时用一些乡村景色的图片进行导入贴合主题,也比较吸引学生,是一个不错的设计。其次,朗读后有对多音字、易错字的重点讲解。再次,对一些词语的讲解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并且结合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更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在讲解“日长”一词时,结合所处时节、联系生活,让学生联想“日长”的含义;在理解“径”字的意思时,结合学生之前学过的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既理解了本首诗中“径”的含义,也回顾了之前的知识。最后,在对第三首词的讲解中,给每句词都总结成了一幅图,非常生动有趣。
不足之处在于,对诗词的主题概括诗人的感情提到的比较少,我想在讲课过程中,适当提及诗人作诗、作词时的心情是不是更能帮助学生深刻记忆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冀镇张青学校刘述娟老师对《乡下人家》第一课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准确把握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如在导入环节,用歌曲结合图片让学生欣赏过后谈想法,了解学生对乡村的印象;在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环节张老师采取多种形式朗读进行识字,并重点指导难写的字和易错字,由字到词,培养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兴趣。建议:在设计给课文配画并给每幅画取名字环节时可让学生在感知画面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景物位置或抓景物特征来提炼关键词,给出例子后,让学生迁移表达方法给下文每个场景配画取名,最后汇总整合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乡下人家风景图。
古固寨镇三王庄学校的崔俊双老师对《乡下人家》的第二课时进行点评:本课时张老师设计了默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品读课文,抓关键景致,展开想象,体会情趣;积累表达;梳理探究,概括文章等几个环节,我认为其中的第二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给了学生较大的自主阅读空间和感悟空间,使学生形成多元感受,明确学习目标,有的放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翟坡镇第一中心小学赵盼老师对《天窗》第一课时这样说道:一、以问题为引领,激发兴趣,诱发思维。问题是思维的先导,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学习兴趣,才会去思考探究。本节课教师精心设问,以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思维,贯穿课堂教学。二、以读为基础,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节课的教学,教师重视读的训练,在读的基础上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实现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三、以积累运用为目的,强化语言训练,巩固提升。丰富语言积累和运用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本节课语言文字训练相当到位。字词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写字时,引导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字在写法上的异同点,然后逐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字形、归类书写的习惯。
大召营镇大召营学校王思萌老师对《天窗》第二课时进行点评:张老师设计的第二课时整体思路清晰,知识点讲解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她以复习上节课的字词为切入点,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从而为本节课的内容做了铺垫。张老师在讲解课文中一直强调本节课的题眼,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就是你唯一的慰藉,并且做了详细的讲解。讲授第四五段时,让学生通过自己说出听到的,看到的,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进行了进一步的想象训练,比如她出示四个图片,风雨雷电进行想象。本节课张老师中心突出,设计巧秒发挥学生的能力,非常棒!建议是,希望在板书设计方面增加一些图片颜色,这样更加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冀镇西街小学周小彦老师在《口语交际—转述》这样评价:本节课赵老师利用游戏引出课题,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接着老师讲解什么是"转述"。告诉学生本节课要学习转述的方法,以及如何掌握转述技巧,然后借助课本上的情境因来学习转述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将书面信息转换成口头传达,第二种是将他人话语转述给第三方。赵老师在设计这两个情境时,教师参与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进行转换,让学生牢记转述时一定要记住要点,并且注意转换时人称要变换。使本节课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体现了本节课口语交际的语文要素。这个环节设计很好,做到了让学生转述,学生表演,处处体现了互动性,达到了有效性。接下来赵老师创设文本情境三。"布局"突发情况"和情境四来练习转述,巩固学生要牢牢掌握课堂所学。整个教学设计体现了师生集体互动,融为一体教学流程环环相扣,达到了知识的浸透,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育。让学生敢说、想说、乐说、抢说。实现了交际的目的。美中不足的是第五个板块作业设计里,可以设计多个情境,课件中文本情境单一,多个情境既让学生运用转述的方法来进行转述,也真正把转述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
来自小冀镇中街小学的司红岭在《语文园地一》认为:在“交流平台”教学中,魏老师引导学生交流,在阅读时如何从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发现这一类课文的共性特点,巩固“抓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并在以后的阅读中能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魏老师先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选择两三个词语说说城乡生活的差异,用不同的词语,表现出不同情景,让学生学会想象、建立画面感,就会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情感。选择一种情境来写一写结合生活实际,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并加以运用,既可以让学生积累词语,又可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一举两得。“日积月累”魏老师让学生回忆一年级学过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让学生重新认识伟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词的特点和毛泽东诗词的魅力,学习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风骨,有助于学生积累诗词,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叔本华曾说过:“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我们全体四年级语文组老师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