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好友上海怀旧一日游

杰迹
创建于2023-12-02
阅读 1.0万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定居江西婺源的小金夫妇回上海办事,我们几个当年在一起插队的老朋友决定趁此机会小聚一天

  大清早我们来到了家门口不远的《高陵路集市》吃早点,这里是上海的标准型菜场。也是网红打卡地,是掩藏在上海居民区里充满民国风情的菜场,菜场内整洁卫生,设施齐全,集买菜、吃喝、娱乐、社区服务等设施为一体,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管理,完全颠覆了上海市民对老菜场的认知。

  集市的二楼是社区服务区域,配置有建身娱乐设施、还有便民服务及市民食堂

  因为是清晨,食堂虽然开始营业,但是还没有客人。

二楼凭栏俯瞰一楼集市

浓浓的老上海情调充满眼帘

集市摊位非常整洁干净
各式蔬菜瓜果琳琅满目
各类水产海鲜品种繁多
一层熟食区

  集市门面熟食小吃一条街。各式上海名点小吃都可以在这里品尝到。

  早餐后我们便坐地铁前往余姚路上的谈康英家。

在小区合影留念

受到了康英夫妇的热情接待。

  中午康英夫妇宴请我们去一家“纯味斑鱼府”特色饭店用餐。

  这家店鱼片的刀功一绝,每张鱼片薄如婵羽,通透厚薄一致。在沸水里随便滚几下便熟了。

  午餐后去不远处的游苏州河畔景观道(普陀区段)游玩。

        我们从“宝成桥”沿岸往”外百渡桥”方向漫步而行。

  苏州河沿岸的景观改造工程完工后,我们也是第一次来参观。

  记忆中昔日的苏州河可是热闹非凡 ,河道两边停满各式卸货的船只,河中央只留下不宽的河道,各种通行船只在狭小拥挤的河道中小心互相避让着通过,岸上车水马龙,码头搬运工的吆喝声、汽车的喇叭声,轮船汽笛声交织在一起,忙碌的人群里各地方言的交谈声不绝于耳,一幅浓浓的底层民生烟火生活图。

以下老照片均来自网络

1902年的上海苏州河

    图片中显示的是地处外百渡桥的黄浦江和苏州河的入口处,运输船只挤得水泄不通。

在铁路、公路都不发达的上个世纪,水路运输承担了国家非常大的运输份额。特别是上海这样一个代表当时中国最发达的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水路运输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动脉。


河南路邮政大楼旁的苏州河

  如此密集的船只挤在一条狭小的河道内,可想而知当年上海的水路运输是多么的繁忙。也反映了当年上海国计民生的繁华程度。

  80年代的苏州河,经过治理和疏导,苏州河的船运秩序显然改善了许多。

  由于当年沿河两岸工厂码头密布,工厂和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苏州河,造成河水污染严重,全年365天河水发黑发臭,沿岸居民苦不堪言。

  经过历届政府的大力治理,两岸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眼前的苏州河已经变得完全不认识了,河里除了很少的使用环保电动力游览船和清洁打捞船、公安巡逻船安静地滑过水面。大多时间苏州河水面就像公园的湖面一样宁静安详。

        少了那份人间烟火气的苏州河令我们感觉失落了许多东西……

         眼前的苏州河河水干净且安宁平静。沿岸各类高层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

平如镜面的苏州河里清晰的城市倒影。

  人行步道蜿蜒曲折,绿化植被漂亮精致。

  走不一段路便可以看见路边竖有一块向人们述说该处的历史故事的牌子。

对岸的“上海造币厂”镀金招牌

生态环境好了,吸引了许多食鱼的鸟类,这是抓拍到鸟。

对岸的大树上占满了休息的白鹭。

天色渐暗,我们来到了中谭路桥旁的上海的网红打卡地“天安千树店”。

         座位于苏州河畔原“上海面粉厂”旧址上建造的,造型独特犹如两座山峰商务大楼。有400个露台+1000多棵树木,从空中俯瞰仿佛一座悬浮森林。绿植与钢筋水泥的融合,模糊了建筑、花园和景观之间的界限,四季皆是春。

为了让1000棵树健康成林,项目还配备了先进的乔木固定,自动滴灌、雨水感应一体的现代种植系统。其中自动滴灌系统,易控制精确施水深,节水的同时,又可以有效湿润作物根部附近土壤,避免了传统绿化浇水养护,造成的土壤冲刷和板结等诸多不利。

  作为上海新地标,天安千树确实是近期最值得去看的商业广场了,不仅仅是一个商场,更是集合了许多艺术家的设计作品于一体,每一个细节就连厕所也是精心打造的。

我们今天的晚餐就定在此大楼内的一家泰国餐厅。

异国风味的大餐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餐厅的开放阳台夜景也是不错的。

  晚餐后,一段轻松愉快的怀旧一日游也到此结束了。小金夫妇马上要去赶乘高铁去杭州,开始了下一站的旅行。

拍摄花絮

00:30
00:56
01:07
00:32
01:27
00:06
00:15
00:43
00:18
00:50
阅读 1.0万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