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的阚疃镇,李先生一家人经营着一家独特的鸵鸟养殖场。在这里,他们不仅养殖了上百只鸵鸟,更是将这个传统畜牧产业赋予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也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坚韧。
李先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鸵鸟养殖者,他在这个行业已经干了二十多年。他的女儿和儿子在父亲的引导下,也参与到鸵鸟的养殖和驯化中。他们一家人用心照料这些来自非洲的庞然大物,也因此收获了深厚的感情。
在这片养殖场中,最引人注目的场景之一就是骑鸵鸟的视频。视频中的李先生的女儿和儿子,一个坐在鸵鸟的背上,一个手持木棍控制鸵鸟的脖子,显得十分稳健和自信。驯化好的鸵鸟在骑乘时非常平稳,因为其脚底有一层角质肉垫,能够有效应对湿滑的路面。骑乘者通过手中的木棍来控制鸵鸟的脖子,进而控制行进方向。
李先生表示,他们选择从事鸵鸟养殖这一行,是因为这一行业具有很高的附加值,鸵鸟的肉、皮、蛋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鸵鸟负重可达200斤,能满足绝大部分游客的骑乘需求。现在很多景区都有骑乘鸵鸟的娱乐项目,这为他们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值得一提的是,李先生的儿子今年15岁,他告诉新闻记者,自己从十一岁时就开始骑鸵鸟,至今已有五年的“驾龄”。对于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来说,能够与这么大的动物建立起信任和默契,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他表示,“最开始有点不敢骑,现在一点都不怕。”这不仅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也展现了他与鸵鸟之间深厚的感情。
李先生一家人对于鸵鸟养殖的热爱和投入,不仅仅体现在对动物的照顾上,更体现在他们对于这个行业的理解和把握上。他们深知鸵鸟的习性和特点,能够根据这些特点进行养殖和驯化。同时,他们也了解市场需求,知道如何将鸵鸟的附加值最大化,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
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畜牧业的案例,更是一个关于人与动物、家庭、责任和爱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看到了家庭的力量和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行业,只要我们用心去对待,就一定能够收获美好的结果。
总的来说,李先生一家的鸵鸟养殖场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的见证,更是一种对人与动物、家庭、责任和爱的坚守和传承。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共处,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