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减重离不开管住嘴、迈开腿。在此进一步向大家介绍,科学减重可遵循的十个原则。
1.树立目标
将减少体重的5%至15%及以上作为体重管理的目标,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超重相关疾病风险。建议先立一个小目标:减去体重的5%!
2.行为改变
不良的行为习惯是引起超重的重要因素。在进行体重管理前,需评估行为习惯,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行为方式干预包括:每日记录体重、饮食及运动情况,避免久坐,规律作息,控制进食速度,足量饮水,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在外就餐,减少高糖、高脂肪、高盐等食物的摄入。
3.合理膳食
减重的基础是能量摄入小于能量消耗,无论选择哪种膳食模式,都需要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减重者应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及疾病状况,确定个性化的膳食方案。
4.增加运动
超重者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及个人偏好,在专业医师或运动教练的指导下,确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5.心态平和
超重及过往减重失败经历等因素易增加减重者心理负担,影响减重效果。减重者可适当调整心理状态,增强信心,缓解压力、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减重效果和生活质量。
6.药物治疗
经干预生活方式后未达目标,可考虑配合药物辅助治疗,定期评估减重药物安全性、有效性。
7.减重手术
BMI大于等于32.5且存在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合并症(或BMI≥35.0且不考虑是否有并发症)的患者,经综合评估,可考虑行减重手术治疗。
减重手术包括胃旁路手术、袖状胃切除术、可调节胃束带术、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患者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并常规进行代谢和营养指标监测。
8.复诊建议
超重者应遵循相关疾病指南进行调整。在体重管理过程中,减重者的各项代谢指标(血糖、血压、血脂等)随体重下降会有所改善,用药应调整,超重者应定期复诊。
9.停滞期建议
在减重过程中,减重者可能出现静息代谢率、机体能量消耗降低,可调整运动模式、运动量,并调整膳食模式、能量摄入,促进体重降至目标值。
10.互动管理
利用互联网技术,减重者可借助专业体重管理平台实现实时信息推送、记录饮食运动数据、监测相关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