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片献给那些过往——《历史那些事》
读史以明智,以史为鉴,可以少走弯路,纵观全世界,只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最丰富最厚重,无论是文化传承、文物积累、人物传奇还是朝代更迭、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都蕴含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和学习价值。
近年来历史知识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广泛,除了正史书籍,还有如《明朝那些事》、《历史的温度》这类历史类书籍,可读性都比较强,还有历史故事改编的小说、影视剧和综艺等形式,还有一类传播广泛的就是纪录片。
纪录片也是选取不同方向不同形式讲述历史,但是大多都比较严肃,像是《历史那些事》这样的纪录片并不多见,该纪录片是一部实验纪录片,我理解就是以小篇幅新形式小成本的制作方式呈现出一部纪录片,通过播放效果的结果来分析用户的反馈,大众喜欢就会继续做下去,不喜欢就换种形式,好在该纪录片趣味性和引导性很强,看完每集之后会让人有兴趣去了解相关的历史,达到这个目的就说明这部纪录片已经成功了。
这部纪录片只有8集,每集时长在20-30分钟,每集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选择一个切入点,信息量并不大,比如苏东坡那集,以苏东坡是吃货为切入点展开,乾隆那期,就是在讲乾隆是盖章狂魔,隋炀帝那期侧重点在杨广的暴虐。人是多面的,历史也是多面的,所选的某一点只是一个小小的方面,想要了解这个人物还需要全面了解。
第一集是讲苏轼的吃货属性的,虽然他迫于生计和自身的选择上来看确实是个吃货,但是他不只是个吃货。
著名作家林语堂是这样评价苏东坡的:“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
不了解他的人看到他这么多成就,一定以为他一生顺遂、平步青云,然后事实上他这一生被迫颠沛流离,一再被贬,晚年被召回京,却病逝于途中,他虽然豁达乐观,但是他这一生是悲情的,本该为国为民,却只能四处飘零,最后总结自己这一生也只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首先是演员演绎一部分历史,然后有趣味十足的小剧场,之后会有名言警句总结升华这部分历史。
该纪录片的趣味性也主要体现在小剧场中,下面以弓弩功能对比的小剧场来说明一下趣味性,小剧场里举办了一场射箭的比赛,射箭人距离靶心250米,在连射三箭的情况下,谁射的环数多谁赢,比赛中有男女两位主持人,两位就像说相声一样,一个捧哏一个逗哏,女主持人生动活泼,自带花痴属性,带动小剧场氛围,参赛者是具备百步穿杨射箭水平的养由基和只受过一个月弩使用训练的普通士兵,养由基战斗力、体力、智力、魄力分数总和1566,出场时自带冠军气质,但是那位普通士兵,战斗力、体力、魄力总和分数为-5,出场时,瘦弱不堪,在养由基三轮射箭均没能射中靶心的情况下,普通士兵轻而易举射中靶心,赢取了比赛。
这一部纪录片有几位固定的演员,有一位演员演了苏轼、何晏、乾隆、楚庄王,还有一位演员演了溥仪、嵇康、王羲之,但是并不会串戏,有的我甚至没发现是同一个演员演绎的。这两位演员不仅演技好,也一定好好琢磨过每个人物,演得很贴合那个人物,而且他们仪态都特别好,穿上古装,仪态好太加分了。当然不止他们,其他演员也很棒,希望拍古装的导演看看他们。
作为一部面向年轻观众群体的实验性历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无疑是相当是相当成功的。
它用看似有些无厘头的玩梗和恶搞,来戏谑书页中死气沉沉的历史,用后现代的解构来消解传统历史纪录片的枯燥和刻板,并在在严肃的历史故事中,发掘有趣的接地气的一面,这也是这部另类纪录片的创作宗旨。
如果你已经看惯了传统正经的纪录片,看看这种更接地气的历史讲述方式,或也感觉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