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爱幼儿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三爱幼儿园传染病预防之手足口病

编辑于2024-03-01 阅读1044

    开学了,春季学期的崭新画卷缓缓展开。一年之计在于春,万物复苏的春天也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机。春季,天气变化快,细菌、病毒也随之活跃起来,传染病多发,孩子们抵抗力又较弱,更要注意预防春季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就是其中一种,在春季开学季,可千万小心手足口病!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易感的常见传染病,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柯萨奇病毒A6型(CV-A6)等。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我市的高发季节为每年的4-6月和10-12月。多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5岁以下儿童传染性最强。

2、手足口病的症状

    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1. 患儿首先出现的症状多为低热,常伴有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咽喉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粘膜溃疡和皮疹,溃疡表现的过程为一开始是红斑,随后出水疱并进展为溃疡,患儿常因为疼痛而拒食。皮疹的过程为一开始斑丘疹,随后转为疱疹,皮疹不痒。有的患儿也可只表现为皮疹或口腔溃疡,不发热。

    2.通常病情较轻,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只有极个别患者得病后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出现死亡。但如能及早发现尽早治疗,一般都可痊愈。

3、手足口病的传染源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该病隐性感染率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4、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1)勤洗手:洗手对预防手足口病非常关键,大人要养成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后洗手的习惯,大人处理完宝宝的尿片、粪便后也应洗手。

(2)吃熟食:被粪便污染的水果、食物上会含有肠道病毒,一定要清洗干净,不要给孩子吃生冷食物、不要喝生水、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

(3)勤消毒,常通风:尿布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孩子的餐具、玩具、排泄物、家庭环境等应勤消毒,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勤晒衣被,减少病毒停留。

(4)少聚集: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5)常检查:流行期每天晨起要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6)接种疫苗:接种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可预防EV-71导致的手足口病(该疫苗可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对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感染没有保护效力)。该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儿童,鼓励在12月龄前完成接种程序,1岁及以上儿童越早接种越好。

    如有患手足口传染疾病的幼儿,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并将病情立即上报班级老师,在家多喝热水,加强护理,待症状消失后去正规医院复查,康复后带上复查结果,去鱼胡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返园证明,持返园证明方可入园。

阅读 104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