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年味、品民俗,弘扬传统文化——友谊大街小学2019级6班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友谊大街小学2019级6班
创建于2024-02-25
阅读 3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节象征着团圆、祝福,是中华民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年味不仅代表着物质的丰盛,更是精神的满足和文化的传承。为了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亲身体验中国传统民俗,感受过年的欢乐气氛,友谊大街小学2019级6班的同学们在寒假期间纷纷自发参加了“寻年味·品民俗”的活动。

剪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北朝时期,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艺术不仅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入选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样也是映荷小学的一大特色。同学们自己动手剪出一幅幅充满创意和特色的窗花,体验民俗的魅力。

糖画是一种传统民俗手工艺,民间俗称“倒糖人儿”、“倒糖饼儿”或“糖灯影儿”,不仅是地道的街市艺术、民间画种,更是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工艺食品。传统的糖画工艺需要炉子温火熬制糖浆,熬到可以牵丝时再用来浇铸造型。在现代改良工具的帮助下,同学们纷纷投入糖画制作,感受民间工艺的乐趣,为自己的新年增添一丝甜意。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中描写的那碗香甜可口的汤圆直至今日依然熨贴着我们的胃,为家家户户带来年的气息。不仅如此,各式各样的花灯也让同学们在品尝传统佳肴的同时更是深深体会到生活在强大祖国怀抱中的温暖与幸福。

春联是过年时所贴的喜庆元素中一个种类,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是中国人过年的重要习俗。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春联、福字、窗花等)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一幅幅红彤彤的对联,一张张充满祝福的“福”字,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与博大精深。

在传承文化活动中增长见识,在丰富的年俗体验中加强实践,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更好地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也培养了对传统习俗的兴趣和尊重,激发了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火树银花辞旧岁,流光溢彩迎新年”,就让我们在璀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满怀热爱地迈开大步,走向春天,成为新时代的有为少年!

阅读 3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