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万物还在冬的怀抱里沉沉入睡
可是有一个日子,却是那么不同
他欣欣然张开了眼
你就仿佛能闻得出每一缕空气中,流动着喜庆、团圆的气息
它,就是年的味道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佳节,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今天我们一起去探寻春节的年味,感受喜庆祥和的中国年。
辞旧迎新“帖一贴”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期间,贴春联、挂福字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它象征着吉祥如意,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联不仅寓意着人们对农历新年的美好愿望,更沉淀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底蕴,“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有的人也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寻味年俗“摆一摆”
除夕夜,垒旺火绝对是家乡年俗的又一特色。旺火旺火,越旺越火,寓意着来年的生活能够红红火火,家庭幸福美满。因此,过年时垒旺火,便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旺火还寓意着消灾避祸、祈求平安,熊熊火焰犹如守护神一般驱散了阴霾,带来了光明。
夜幕降临,家人们围守在旺火旁,欣赏着火焰跳动的美丽,共同祈祷来年的幸福安康。“火树银花不夜天,烟花飞舞迎新年”,看着跳跃的火焰,听着家人们的欢声笑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儿也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旺火的火光,照亮了整个小院,也照亮了我们的心。
悦享新春“尝一尝”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春节习俗里,最少不了的是饺子这道美味佳肴。究其原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它寓意着来年的生活财源滚滚,甜甜蜜蜜,同样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浓浓的年味儿不在于名贵的食材和名厨的烹饪,而在于家人的陪伴和充满爱意的美食制作。虽然我的厨艺稚嫩,但经过妈妈耐心的指导,一个个小巧玲珑的“元宝”饺子就诞生了,带给家人的是舌尖上的幸福滋味。
福气满满“转一转”
“游绕九曲黄河阵,以求一年事事顺”
农历正月十三,李家湾的转九曲无疑是一项热闹非凡的民俗活动。夜幕降临,彩灯亮起,锣鼓唢呐齐奏,秧歌队打头进入九曲连环阵,阵内灯光人影,艳丽辉煌。阵外人山人海,一片欢腾,场面十分壮观。“九曲”乃曲折之意,原意指黄河河道之曲折,其寓意是人生如一条小溪,千回百折,九九归一。人们通过走曲折的路线,象征着绕过生活中的困难和曲折,希望新的一年能够顺利平安和健康。此外,转九曲也被认为是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民俗活动。在人潮涌动的人群里,我深切感受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俗话说:“九曲阵里走一走,能活九十九”,新的一年愿我们所有人健康安好。
欢度新春“扭一扭”
“正月里来正月正,锣鼓唢呐鞭炮声,五彩缤纷人欢腾,扭起秧歌迎新春”。春节期间,秧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集体歌舞艺术,它既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民俗文化,也为新年增添了喜庆、红火、祥和的节日氛围。
正月十五上午,全县各个单位的秧歌队一齐上阵。成为新春佳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彩扇飞舞,锣鼓喧天,身着盛装的秧歌队员们随着欢快的鼓点,踏着轻快的步伐,扭动着腰肢, 时而交叉换列,时而整齐划一,尽情地展现了秧歌的独特魅力。队员们精神抖擞,他们用热情洋溢的舞姿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秧歌文化盛宴,传递出新年的祝福和美好愿景。环城路两侧人头攒动,有的拿起手机,用镜头记录下这份欢快,有的随着鼓点节奏轻轻摇摆,个个脸脸上洋溢出幸福的味道。
祥龙迎春“猜一猜”
“欢乐猜灯谜,喜庆过元宵”
作为春节的延续,元宵节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其中“”猜灯谜”是元宵节最具特色的一项活动。
华灯初上,灯火阑珊。在这个充满热闹喜庆的节日里,我和同学一同来到社区的街心公园,亲自体验了一把元宵节猜灯谜的传统习俗。活动现场,五彩斑斓的灯笼高高挂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人们纷纷涌向这里,绕有兴趣的参与其中,灯谜的种类多种多样,内容新颖,涵盖了传统字谜、成语等,充满了知识性与趣味性。撕到迷面的人们,或独自冥思苦想,或交头接耳,相互斟酌,凡是答对者就能领到一份精美的礼品,整个活动现场,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小小灯谜大智慧,足以锻炼思维,启发性灵。元宵节猜灯谜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节日的热闹喜庆,也让我近距离感受到元宵传统文化和独具特色的非遗传承。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又要开始。愿我们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愿2202班的每一位学子在新的一年里生龙活虎,学业直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