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10】做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读《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有感

娟z
创建于02-25
阅读 2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况且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石。从教以来,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爱上化学、学好化学等问题。这个寒假,我品读了《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一书,本书对学生学习化学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我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不足,其中精辟的教学策略为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

书中提到“兴趣是一种特殊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确实,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因此在化学学科的启蒙阶段,应始终把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的首位,让学生始终保持“乐学”的状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通过阅读本书并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我进行了以下总结:


      1. 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燃起求知的火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认真做好、做全实验,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把某些演示实验改成小组实验,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去解决问题。此外,实验不再局限于课本,像“大象牙膏”“化学振荡实验”“滴水成冰”等令人震撼的化学魔术也可以搬入课堂。


       2.基于生产实际和化学史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常常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与技能这一方面,而忽略了让学生感受化学学科的应用价值和魅力。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联系生活、工农业生产、化学史等使课堂内容更为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3.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仅靠课内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让学生参加化学知识讲座、组织化学竞赛、科学制作、参加工厂和化学实验室等活动,达到拓展课内外知识,发展学生兴趣的学习目的。

二、指导方法,让学生“善学”


       指导学生掌握化学学习方法,使学生不但“乐学”,而且“善学”,是化学教师的重要任务。本书从素养素养的维度给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和化学学习方法。以下的化学学习方法及化学思想在以后的教学中值得借鉴。


      1.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的方法,从宏观物质及其变化获得感性的认识,并从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概念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有序地观察、描述、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道理,透过现象看本质。


       2.指导学生建构大概念,逐步完善概念。新概念的建立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熟悉的生活入手,让学生感知新概念的建构过程。只有让学生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才能真正地掌握新概念,运用新概念来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重视“问题—证据—结论”间的推理。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应鼓励学生从问题出发,寻找证据(即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对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实验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形成“问题—证据—结论”间的推理意识,发展学生的高级思维。


       4.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总结。思维导图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记忆,提升学习效率,让学生形成清楚的知识结构网络并促进对内容的理解,提升学习能力,协助知识应用。

三、注重评价,让学生“优学”


       书中提到“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化学知识测试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常常以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试成绩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对于过程性评价并没有那么重视,通过阅读此书才意识到过程性评价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就要恰当地进行鼓励,在激励学生取得进步的同时,客观、恰当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和期望,并由此产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会学化学,学好化学。

化学课堂好比是一个化学反应,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教师就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化学反应”之中,让他们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在收获新知识的同时感受化学课堂的魅力与幸福,从而爱上化学,学好化学。

阅读 2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