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长大了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元宵节
——大杨树第二中学高一三班潘美惠

创建于2024-02-25 阅读508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 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在开学的前一天同学们也是过了一个非常愉快的元宵节,有人三两聚在一起放烟花,在消防员们的安全指导下放孔明灯

这为你明灯三千,为你花开满城的浪漫自然是不容错过。

除此之外,元宵节还有着猜灯谜的习俗

元宵节灯谜的由来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作为一种隐语或谜语的形式出现。


在南宋时期,灯谜开始流行,当时人们将谜语写在纸条上,并贴在彩灯上供人猜射,这种活动不仅增加了元宵节的乐趣,还成为了一种文娱活动形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灯谜逐渐成为中国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成为元宵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传统活动。

让我们一起守护中华传统节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阅读 5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