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启新岁 欢乐闹元宵
元宵节,月儿圆,
圆圆元宵黏又甜。
做灯笼,猜灯谜,
喜乐欢庆闹元宵。
欢
度
佳
节
元
宵
快
乐
甲辰龙年●正月十五
节
日
由
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在汉朝,有一位聪明的大臣叫东方朔。有一天,东方朔在皇宫里看见一个宫女坐在井边伤心地哭。那个宫女名叫元宵,因为太想念家人,所以才忍不住哭了起来。
为了帮助元宵和家人团聚,东方朔想出了一个传言:正月十五那日,火神要把整座城和皇宫都烧成灰烬。
皇帝听说后,赶紧找大臣们商量对策。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喜欢吃汤圆,宫里有一个宫女叫元宵,她做的汤圆最美味,等到正月十五那日,我们让元宵多做些汤圆送给火神,请火神不要烧城不就行了?”
皇帝觉得这个办法很好。正月十五那日,他先让元宵做了许多汤圆,又让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鞭炮,满城看上去红彤彤的,好像着了火一样。东方朔还让人在每一个灯笼上都写上“元宵”,这让元宵的家人一看见灯笼就惊讶地大喊:“元宵!是元宵!”,元宵循着喊声找去,终于与家人团聚。
从此,人们就把元宵做的汤圆叫做“元宵”,把这一天叫做“元宵节”。每年元宵节,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元宵、挂灯笼、放鞭炮,共同纪念这个家人团圆的时刻。
05:12
节
日
习
俗
吃汤圆
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做法上略有不同,但原料是一样的,由糯米粉经手工撮合而成,里面可以加馅,馅料一般是糖类,也可以加黑芝麻糊等等,如今的馅是各种各样的,吃汤圆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因为汤圆代表着团圆,寓意着新的一年团团圆圆、美满幸福。
观花灯
观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许多地区,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欢
喜
元
宵
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大朋友、小朋友们,你们能猜出这些灯谜的谜底吗?
身穿绿衣裳,
肚里水汪汪,
生的子儿多,
个个黑脸膛。
(打一食物)
西瓜
身体细长
兄弟成双,
光爱吃菜
不爱喝汤。
(打一生活用品)
筷子
有面没有口,
有脚没有手,
虽有四只脚,
自己不会走。
(打一家具用品)
桌子
有时圆圆,
有时弯弯,
有时像大饼,
有时像小船。
(打一自然界景物)
月亮
元
宵
古
诗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时天上著词声。
绘
本
推
荐
推荐理由:
绘本《元宵节》以小野和爸爸妈妈逛庙会、搓汤圆、猜灯谜的视角介绍了元宵节的一些传统习俗。绘本中赋有烟火气和人情味十足的故事场景,让孩子们由舌尖到心灵都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传统节日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正月十五明月圆,汤圆入口心里甜。
新的一年新起点,月圆事圆情更圆。
值此元宵佳节来临之际,
向家坝镇中心幼儿园全体教职工
祝各位大朋友们、小朋友们
元宵圆圆,好运连连;❤️
元宵鼓鼓,幸福满满;💕
元宵甜甜,快乐绵绵;🌈
元宵粘粘,团团圆圆!⭐
元宵节快乐🌸!
2024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