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娃唱响三月三

民族团结一家亲

2024-04-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草长莺飞百花妍

                   福小校园歌飞扬

                   又到一年三月三

                   福小孩子乐翻天

      春和景明闻鼓声,福小校园处处歌。4月9日,福绵镇中心小学师生身穿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齐聚多彩校园,开展“共庆三月三,民族一家亲”为主题的民族传统文化庆祝活动。校园内山歌荡漾,欢声笑语,充满了热闹的节日气氛。

 校长致辞

       伴随着庄严的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党支部书记、校长姚志海为活动致辞,姚校长希望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各民族的特色文化和资源,从而爱家乡爱祖国。希望全体师生在党的引领下,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本次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旨在让全体师生领略壮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孩子们弘扬和传承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提高孩子们劳动能力的同时,传递壮乡之美,共同唱响民族团结与幸福的时代凯歌。

       常务副校长周嘉健表示:“三月三”不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承载着壮族人民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孩子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山歌嘹亮颂党恩

  

      “蜜一样的啊哩哩,好生活啰啊哩哩”孩子们身着民族盛装,在校园里唱起了山歌,俨然一个个壮乡“小歌王”。孩子们载歌载舞,用人如潮、歌如海的民族胜景欢度“广西三月三”。

00:11
00:16

    传承民族文化情

       在这个节日里,福小娃用实际行动传承壮族文化,记录节庆的美好。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手工铜鼓、小巧玲珑的手工绣球、精美的绘画、形态各异的民族手工作品点缀着学校的展廊,使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所见,见可入画,所想,皆可成真。

      广西壮乡的吉祥物“绣球”精彩亮相.

赶圩、美食嘉年华

         孩子们,赶圩啰!赶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小老板们热情地吆喝叫卖,全校师生热情似火奔走于各个摊位之间,自由地品尝、欣赏、挑选、讨价还价、个个兴趣盎然。让孩子们切实体验到少数民族的赶圩活动。

       美食嘉年华是孩子们的最爱,在各班的义卖摊位上,色彩斑斓的五色糯米饭、软糯飘香的粽子、翠绿爽口的艾叶糍粑……香飘百里、琳琅满目,还有别具特色的海报,吸引大家的目光。孩子们你来我往,品一品,赞一赞。福小娃通过义卖活动,把爱心汇聚,传递爱的力量,让本次“三月三”活动意义非凡、更加温暖。

瞧!一年级的6间分店!

      嘉年华义卖活动让义卖和爱心相撞,让美食与味觉相碰。

                竹竿声声舞喜悦

    竹竿舞发展至今,变成了一项民俗体育运动。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一起领略我们福小师生的风采吧~

00:27

                   绣球飞舞乐开怀

      抛绣球是具有鲜明壮族特色的活动,一边的孩子紧握绣球,绷紧系绳,迅速摆动,将绣球甩向高空,另一边的孩子们迅速用背篓接住。绣球象征着吉祥幸福,孩子们在感受抛绣球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也在心里埋下传承民族文化的种子。

       抛绣球,要求眼疾手快,我们看看是谁接住了好运呀?

        浪漫迷人的抛绣球增添了不少乐趣,五彩的绣球在空中飞舞,孩子们欢笑抛出绣球 ,仿佛追逐幸福的脚步。




        精彩纷呈的“三月三”活动,不仅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更以鲜活生动的形式将壮族特有节日“三月三”风俗与新时代精神相结合,潜移默化中民族自豪感与文化传承沁入孩子们的心灵。福绵镇中心小学将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的民族情怀,彰显学校匠心育人、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福小的校园中绽放得更鲜艳璀璨!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