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在行动】“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安宁区刘家堡小学2024年春季教育叙事分享会

嘉言
创建于02-24
阅读 342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促进教师通过教育叙事展开对教育经历的思索,对问题的研究,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 2024年2月23日下午,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小学全体教师开展了“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刘家堡小学2024学年春季教育叙事分享会。教科室主任汪怡辰主持本次活动,鼓励老师们尽情分享自己的教育故事,聆听他人切身的教育经历,萃取教育的思考精华。

       张旸老师讲述了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故事,当快乐的童年遇到彩色的画笔,碰撞出了太多意想不到的乐趣。“我坚信每一位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他们落笔的那一瞬间,其实也在通过画笔去表达他们自己,而绘画也是提高审美和放松自我的良好途径。”张老师也很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她分享道:“我不会去轻易评价一幅画的好坏,更多的是给到学生鼓励,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我也要让他乃至全班同学看到。”


       王颢睿老师重点分享了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改变:好学生是适当的表扬出来的,那么对于学困生,只要抓住契机,我们的表扬也许会让他们甩掉所谓的“帽子”。王老师分享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个男孩在认真地学习竖笛,练习时也虚心地请教老师和同学,最后他完整地演奏了乐曲。当老师在全班面前表扬他的时候,这个男孩双眼满含泪水。经过老师的询问,这个可爱的孩子说,自己平时因为调皮,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这突如其来的表扬令他受宠若惊,感动地流泪了。


       黄莉婷老师分享了她在课堂教学上的探索,通过语言和环节的优化设计,让教学更有趣一点,吸引学生的小脑筋,使课堂少一些枯燥,多一些快乐。课堂是师生活动的课堂,要持续地修炼教学技能,使教学让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幸福。快乐的学习,能够点亮孩子们的双眼,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师生达到情感的共振。教学是生命的教育,教学也是温暖的唤醒,当师生一起快乐地奔跑,迎接我们的,定是美丽的朝阳。

       王明瑞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一次一年级新生学正步走的经历,他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度的反思:教师在教学中应想方设法为学生能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需要和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新课堂中的小主人。

       路向前老师和老师们分享了一个学生从学打篮球,到会打篮球,再到爱上打篮球的故事。在一次比赛的过程中,路老师发现一个学生在对手面前,特别勇敢,也特别顽强,小小的个子蕴含着大大的能量,虽然练习篮球的时间不长,但他非常努力,进步很快。在路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这个孩子开始了他对篮球无限的热爱。未来还很长远,路老师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孩子逐渐地热爱体育运动。老师的角色,就是助力他们成长,不断地鼓励他们越走越远。

      汪怡辰老师通过梳理自己一路走来的教学感悟,分析了教学过程中的很多常见误区。比如,当遇到低年级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出现依赖心理,习惯用撒娇的方式引起别人的关注,老师要做的应该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逐渐培养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表现,这样就不会被使用糖衣炮弹的“小懒虫”牵着鼻子走了。汪老师分享道:“备课不是简单的把网上的教案转述给学生,而是要备课标、备课本,更要备学生,把课本知识通过自己的内化之后再以课堂呈现给学生。”

       赵莉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做足了很多细心的功夫。在开学第一课,她向学生提问,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孩子们用一张张纸条吐露了心声,就这样,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在面临小升初的挑战时,为了让学生有前进的方向,赵老师请学生写下自己想去的学校和对自己想说的话。看到学生美好的愿望,老师的内心也被鼓舞着。面对整个班级,赵老师没有忘记每一个孩子。她说:“不是所有的孩子花开的过程,都是我们期望的那样绚烂,总有些孩子花开的过程,可能需要更多时间。”

       霍璟瑜老师分享了她的带班经历。常言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背后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确引导。霍老师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给予后进生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从而唤起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努力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好学生。你想让你的孩子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你就努力成为什么样的老师。相信,我们当代的老师们都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自己的孩子能够遇到的老师。

       李霞老师与大家分享了一个温馨的教育故事。有这样一个女孩,第一次见她就觉得是个特别的孩子,一脸乖巧,但当老师的目光扫过她时,她会低下头,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通过和她接触,发现她比其他的孩子反应要慢很多。但这个女孩很有一股认真劲儿,坚持练习口算,主动请教老师,在老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下,她慢慢变得越来越自信,学习上也有很大的进步。李老师说:“假如我们以同样的心态陪伴学习慢的学生,与她们共同学习和成长,我们也一定能欣赏到另一种教育的美好图景!所以,陪着蜗牛散步也很美。”

       豆陶红老师分享了自己对教育的一些深入思考。她说:“起初,我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群充满爱心的同年级老师。每当我提出问题,他们都会及时帮助我解决。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改变。现在,我更多地思考如何让孩子们喜欢上这堂课,让孩子们喜欢并信任自己。其实,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们还在适应新环境,他们往往会因为喜欢和尊敬某个老师而增强自己的学习责任心,甚至会因为一个老师而喜欢上一门学科,这并非易事,但却非常有效。”

       常玉英老师通过讲述一个后进生的成长故事,与大家分享了耐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面对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常老师逐步开展对他的辅导,从简单到复杂。通过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常老师了解到,孩子从小因为学习受到很多体罚,以至于厌学了。于是,常老师和孩子深入地聊了聊,希望他自立自强,化困难为动力。在老师的用心鼓励和耐心辅导下,这个学生从此不再灰心丧气,成绩扶摇而上。常老师说:“老师应当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问题学生’,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吴月华老师分享了一段禹宗保校长的话:“每一个学生都有希望。后进生也有自尊,也有进步的渴望,只是我们忽略了他们的眼神,没有谁愿意落后,在他们身上已经发生了太多的教育悲剧,这本身就存在着我们的责任。”在后进生的辅导方面,吴老师总结了两点:一是尊重差异,量力而行。二是“你只管努力,我选择相信你”。面对学习动力不足的后进生,吴老师引导学生找准定位,循序渐进,朝着目标努力;面对缺乏自信的孩子,吴老师不吝啬鼓励的话语,尽管进步只有一点点。

       董兰兰老师讲述了一次秋游中发生的温馨故事。班里有个孩子,他有着这个年纪不相符的沉稳,一路上一直很关照班里的一个特殊孩子。无论这个孩子提出怎样的要求,他都很耐心地解答,安抚情绪。即使出发时的太阳还迷失在层层云朵中,他却像午后的阳光,让人心里暖暖的。一路上孩子们投喂的零食塞满了董老师身上仅有的两个口袋,正当她发愁如何完整地带到用餐点时,那个孩子三下五除二,把所有的温暖都装进了塑料袋。他扬起小脸说:“老师,我帮您提”。那天的阳光格外温暖,他和其他小朋友蹦蹦跳跳前行的模样也格外可爱。

       身为班主任,学生的每日常规管理是不可或缺的工作。要关注每一位孩子课堂上一举一动,学习上起起伏伏,生活上里里外外,而这些都离不开智慧表扬。常碧婵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故事,与大家分享了表扬的三个要点:一是具体明确的表扬;二是恰到好处的表扬;三是真心实意的表扬。所谓具体明确的表扬,就是把表扬的原因明确的告诉每一位小朋友,让孩子们知道怎么做才能受到表扬。如此,接下来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恰到好处的表扬,就是及时、有效,让学生接受得心安理得。真心实意的表扬,就是细心关注,看到孩子们的点滴进步,发自内心地表扬他们。

       不是每个孩子都美丽,但他们一定是可爱的;不是每个孩子都听话,但他们一定是善良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聪明,但他们一定是独特的。这需要教师用爱心去发现,用爱的阳光去照耀。武莹老师通过梳理一个“好动分子”的蜕变历程,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感悟:教育孩子一定要从正面引导,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面对好动的学生,要从他的需要入手,约束他的行为。主动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行为习惯,发掘孩子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

       刘亚萍老师在回顾日常教学的点滴中,体会到了学生带给老师的一个个治愈瞬间,“原来,他们懂我的严厉,更懂得我对他们的爱和期盼,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面对更需要爱的“问题”孩子,如何帮助他们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的成长。刘老师说:“教育是一门永远需要进步的艺术,用心思考,用心感悟,不断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他们该有的肯定与表扬,让每个孩子都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我们也要学会欣赏每一个花朵的与众不同。”

      悦纳,为成长蓄能。真正的爱是悦纳,悦纳才是父母和教师的智慧之爱。张丽丽老师讲述了自己悦纳学生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教育温暖。班里有一个内敛害羞的男孩,学习认真,遵守纪律,成绩优异,但他总是低着头,安安静静,平时举手发言也容易紧张。张老师了解到因为父母较忙,孩子很少外出交流,导致孩子变得害怕生人,容易焦虑。后来,张老师不再急于让他变成想要的勇敢自信的样子,反而更加接纳他的沉静和踏实,更加喜欢他的敏感细腻,在平时也很关注这个孩子的进步, 渐渐地,这个孩子有了更多的活力,张老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

       我们常把孩子比做初生的太阳,那么后进生就是迟升的朝阳,比起其他学生,他们更需要老师耐心、细心的呵护、理解与尊重、循循善诱的教导。杨雪彦老师讲述了自己在辅导后进生的故事。班里有两个学习习惯不佳的学生,杨老师留心观察这两个孩子,找到他们学习状态不足的原因是由于思想观念的问题。于是,杨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经过多次深入的谈心以及用心的辅导,两个孩子的行为表现有了很大的变化,对待学习的态度也有了改变,学习劲头十足。期末家长会后,两位家长非常欣喜。杨老师的心里也是说不出的喜悦。

       董甜老师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个孩子作业完成质量不佳,书写潦草,拼音掌握得也是一塌糊涂,单元测试时也考不及格,在董老师和他妈妈取得联系之后,才了解到,家里遇到了大的变故,孩子缺乏家长的关心。董老师给予家长可行的建议,努力做到家校合力,让孩子步入正轨。渐渐地,这个学生进步越来越大,还在体育方面发展了自己的特长,他变得越来越自信和坚毅。一个个这样的教育故事,见证了董老师躬耕教育、热爱教育事业本身的欣喜和欢愉。

       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王炳雅老师分享道:“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对待好学生要恩威并施,要做到及时批评,适时鼓励。”在后进生的转化上,王老师下足了功夫。通过留心观察学生,与学生谈心,主动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及时反馈和鼓励,王老师实现了“梧桐树下的严与爱”。

       达蓉老师分享了她与一个特殊家庭孩子的故事。达老师通过一步步的关爱和呵护,引领孩子卸下面具,发展潜能,接纳自己。达老师动情地说:“拯救一个孩子,绝非一日之功,心灵的滋养与呵护是一项旷日持久的大工程,甚至是一个需要家庭、老师、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的大工程。我们的力量可能微弱,但点滴的努力日复一日,便可汇聚成海;我们的智慧可能有限,但你我的求索坚定不移,便可聚沙成塔;我们的爱可能单薄,但善良的火焰一旦点燃,便可燃其燎原之势,驱赶冰冷与阴暗,还孩子一片美好的蓝天。”

       王莉老师分享了一个“社牛”同学的成长。这位同学抛开学习不谈,多才多艺,生龙活虎,但是进了课堂却萎靡不振,平时还爱迟到。王老师想了很多办法,罚值日,不行,那就迟到了给全班同学表演节目。结果不但没有起到惩罚的作用,反而让他开心地完了一场“小型明星见面会”。后来,让他担任“迎宾员”迎接同学们进教室,这才奏效。王老师也认真分析孩子迟到的根本原因,发现他的学习效率较低,注意力不集中。王老师建议孩子计时学习,强迫自己专注起来。谈话以后,孩子一天天在进步,没有让王老师失望。

       老师们教育的故事各不相同,可老师们对教育的热爱却那么相似。我们在这里讲述自己的故事,聆听他人的故事,在故事与故事之间,不变的是一颗颗爱心。

       活动的最后,王珺玮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首先她对老师们的教育叙事分享逐一进行点评,感动于老师们的细心、用心和爱心;其次也对老师们提出了一些撰写教育叙事的建议;最后她说相信刘小校园里每天都上演着有趣有爱的故事,希望老师们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善于分享好经验好做法,汇聚成刘小的教育智慧,让我们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阅读 34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