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探索教学新模式,课堂提质促发展——玉泉初中开展“五育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研讨活动

珊珊来迟
创建于2024-02-23
阅读 4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思变求进,奋楫争先。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合力促进新教学模式落地推广,生根课堂。在春训会上,玉泉初中拉开了“五育五环”课堂模式改革的序幕。

       寒假期间,学校相关领导就教学高质量发展进行深入研讨,并组织7名教研组长召开线上研讨会议,对我校如何打破成绩瓶颈期进行分析研讨,并制订了《“五育五环”课堂模式改革实施方案》。2024年春训会期间,我校全力铺开各项工作。

       首先,由教学副校长李小艳向全体教师解读了《玉泉初中“五育五环”课堂教学模式》。

“五育”: 育高尚道德情操,育深厚知识底蕴,育科学人文素养,育良好学习习惯,育浓厚学习兴趣。

“五环”: 明—学—展—点—练。第一环节:出示目标(“明”),第二环节: 自主学习(“学”),第三环节:交流展(“展”),第四环节:有效点拨(“点”),第五环节:练习验(“练”)。

       其次,语文和数学学科教研组长在春训会上进行现场展示课,课后进行了说课和评课。

       第一节课,以魏艳侠老师执教的语文课《壶口瀑布》为例进行“五育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魏老师这节课采用玉泉初中“五育五环”的新教学模式,运用了自主学习法、启发谈话法、小组讨论法,并配合多媒体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课堂上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了语文核心素养。

        第二节课,以王霞老师执教的数学课《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之测高》为例再次进行“五育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王老师本节课是利用相似三角形解决生活中的测高问题。以“宝莲灯”的传说视频导入,并抛出如何测量“宝莲灯”高度的问题来引出课题,并指导同学们小组讨论设计测量方案,用实验操作的方式展示结果,鼓励学生总结三类测高模型。在当堂训练中,引导学生建立模型,培养“勾、写”的做题习惯,适当点拨计算技巧等。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利用“明·学·展·点·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到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树立空间观念、转化思想、创新意识。

        英语、物理、政史、地生教研组组长以教研组为单位分别在教室进行了示范课展示活动,同时进行说课和评课交流。

       老师们集体研讨,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经过激烈地讨论,大家分别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与点评,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模式。“五育五环”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得到了学校大多数教师的认可。这样的准备,为本学期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会议最后,卫校长恳切的希望:新学期,全校教师要把工作重心放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上,将“五育五环”备进教案,落实到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率,真正做到你走进课堂满心喜悦,你走出课堂学生收获满满。

       路虽远,行之将至。“五育五环”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我们教学的必经之路。过程可能是艰辛而曲折的,但我们玉中的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的路上,必将坚定不移,做勇敢的追梦人,与学生共成长,与学校共发展!

阅读 4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