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是阳光,照亮我们人生的航道;
好书是蜂蜜,甘甜我们生活的芳香;
好书是清泉,荡涤我们生命的河流。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读书是汲取养分、获得智慧的最好途径。2024年2月23日,惠沟小学举行了“共沐书香 遇见美好”教师读书分享交流会。
校长刘伟平分享的阅读主题为《读中庸——从经典文化传承里探索挖掘办学思想》,她的分享让老师们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里,始终存有一种从大处着眼的意识,强调要把问题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提倡人生建立一种放眼大局的价值观念。中国知识分子自古就怀有“兼济天下”的理念,放眼天下穷达,注目百姓苍生,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刘校长倡导全体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优秀文化,汲取经典书籍营养,努力践行学校“温暖每一个”办学理念,以“惠泽于人”为校训,以办特色示范学校、培育未来合格公民为目标,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把“惠风和畅”的校风,“诲人不倦”的教风,“学而不厌”的学风,落实到“致广大而尽精微”,把“厚朴如树,惠泽一生”的育人思想内化在师生日常行为中,努力培养“知仁爱、会学习、爱生活”的新时代惠沟阳光好少年,把惠沟小学打造成家校社一体、师生和谐共生的育人乐园。
副校长刘丽分享的题目是《汲取中庸智慧 打造幸福人生》。她从“汲取中庸智慧,做中正平和之人;汲取中庸智慧,做和而不流之人;汲取中庸智慧,做素位而行之人”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阅读《中庸》的感悟。她的分享启示我们:很多时候,幸福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中正平和;只要我们变得足够强大,为人处世时做到和而不流;只要我们能坦然地接纳自己,做到素位而行,幸福就会照亮我们的生活!
副校长陈晓炳分享了《在乎每一只鸟》这本书 ,正如书中所讲,“世上没有两只一模一样的鸟,每一只都很重要。”,我们的教育太关注那些展翅高飞的鸟,似乎很少回头看看那些更需要关注、暂时落后的小鸟。身为教师应该在乎每一只鸟,需要多把尺子丈量,真正建立起全面的、多元的评价机制。需要教师不能只看学生的成绩,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教师需要“目中有人”,眼中的人,应该是“发展的人”、“平等的人”,关爱每个学生,才是真正“在乎每一只鸟”。
宋秋菊主任分享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书。此书讲述了一个17岁前从未踏入教室的大山女孩塔拉,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十年的时间获得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书中的塔拉就像一只不停奋斗的鸟,最终冲破重重阻碍飞往她的山峰。这本书给人最大的感触是我们虽然不能改变自己的出身,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去塑造自己想要的人生。
徐五妮主任给大家分享的是《好父母 好家教---魏书生谈家庭教育》。这本书从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即如何批评孩子)、教育子女德为先、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因材施教、为家庭分忧能使孩子更坚强、该不该给孩子请家庭教师、防止家教进误区等几个方面展开家教漫谈,为众多家长出谋划策,答疑解难,为许多家长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教育良方。
李永强主任分享的是《洛克菲勒给孩子的38封信》此书真实地再现了洛克菲勒一生的思想精华,其中既饱含了一个父亲对孩子殷切的希望与切实的指导,也有着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亿万富翁的财富谋略与管理才华。这38封信将帮助所有渴望成功的普通人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创造辉煌的未来。这本书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把工作当作快乐的事;要专注自己的长处,永远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人要有远见,有策略,任何时候都要坚强和坚毅;不抱怨,积极面对生活,做好自己,学东西也努力将它学好,为自己的以后做打算。学习成功的态度,让自己不内耗。
冯亚娟老师分享的是《致青年教师》,这本书是吴非老师告别讲台三十年之作,它以拉家常的语言,串联起一个个典型案例,像长辈般与读者们促膝长谈,将三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尽数托付于读者。书中安静而有力的文字破开了我们心中“要做一个怎样的老师”的谜团——比我们的姿态更重要的是方向,要保持对教育的理想、情怀与冲劲,由技进于道,做一名幸福的教育人。
刘玲玲老师分享的是一本辞典式的应用方法手册《教师的语言力》,书中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沟通方法。作者将教导学生的语言分成表扬、批评、提问、鼓励、反向激励五种类型 ,并提供了21种场景实例,讲解了50种方法,是教师日常管理的“说明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务必要掌握和运用语言艺术,增强语言表现力,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扬、赞美、鼓励学生的机会,不断地实践反思,从多方面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杨慧娟老师分享余华先生的小说《活着》,《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的故事。丈夫富贵、妻子家珍。富贵吃喝享乐,沉迷赌博,最终输光了家产。他的父亲母亲在家境败落后相继死去,心中的伤痛还没有平息,与他同甘共苦的妻子也不幸离世。甚至,最后连他唯一的最疼爱的小孙子也没有逃过死神的魔掌,在这苦难的人世上,只剩下富贵一个人孤独地活着。富贵亲手丧葬了六个至亲至爱的人。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或者另一种惩罚,他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纯粹地为了活着而活着。这部小说语言朴实、动情感人。
靳慧芬老师分享的《发现母亲》这本书,让我们越来越为自己是一位母亲而自豪,更感受到肩上幸福的责任,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过程,母亲是孩子一生成功和幸福的来源,也应该成为孩子一生的靠山。那就再次启程,载满爱,虔诚前往,努力做个好母亲。
屈妙慧老师分享的是《教育的情调》,这本书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这本书告诉我们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张景霞老师分享的是《爱心与教育》,通过她的分享我们能够感受到老师对学生沉甸甸的爱,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毫不吝啬地奉献我们的爱,努力走进学生生活中,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冯晓格老师与大家分享的阅读书籍是曹文轩的《草房子》。曹文轩在文中塑造了一个个在苦难中成长的少年。陆鹤、杜小康、桑桑们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布满了沟沟坎坎,每个人都没有办法逃避苦难,只有直面苦难,才能获得自我的成长。
于桂平老师分享的是《道德经》这本书。《道德经》由道家创始人老子所著,此书是智慧之源,千古之绝唱,人生指南。其教诲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如何以慈悲和智慧引导我们的行为。阅读《道德经》,感受其深邃内涵,让古老智慧指引你的人生之路。
吕瑞娟老师分享的是《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这本书似乎综合了多种口味,既励志,又像鸡汤,着实叫人喜欢。它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轻松愉快地便澄明了混沌的生活。《谁动了我的奶酪?》告诉我们一个最简单的应对方法,那就是把跑鞋挂在脖子上,时刻准备穿上它,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追寻。
尚会霞老师分享的是《读书是一辈子的事》。读书、思考、践行,从认识自己、了解未来、精进生活三个方面畅谈心得。每个主题都有经典好书帮助我们解开困惑,指明方向。字里行间,展现出他不仅是一个懂书的人,他懂人生。广义的读书,不仅是在学校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通过书籍这个渠道去认识社会、感悟生活、丰富心灵,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愿我们在书香文墨中,润泽生活,丰满人生。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王阳阳分享了《不抱怨的世界》一书,此书告诉我们,人生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最后刘丽副校长这样总结:“特别喜欢泰戈尔的这首诗:‘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请保持心中的善良,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善良走出了绝望;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老师们,热爱阅读吧!也把我们活出一束光,来温暖、影响更多的人走向光明,走向繁花似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