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之秋,课题之浓 ---记潍坊市领军人才第二次线上课题指导

董凌慧
创建于2021-10-06
阅读 4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景至上,金风送爽,花开花世界,绿遍绿海洋,蝉鸣悠悠,蛙声荡荡,红歌绿曲。硕果累累的金秋,领军人才英语组课题研究人也收获累累。

  2021年,10月5日上午9:00---1:00,下午1:30-----4:30,潍坊市领军人才英语1组学员第二次线上课题指导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是在前一阶段学员们在刘学惠教授的指导下,深入研读文献基础上,确定了各自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后,为了更好的推进后续研究,刘教授进一步对课题的推进进行了更细致的指导。

  会议分为两项:一、刘教授做“关于教师做研究的方法“讲座。二、一对一指导课题研究。

一、教师做研究的方法

    刘教授从教师研究的性质与内容;教师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两方面进行了梳理。教师研究的性质与内容什么是教师研究,刘教授从以下五方面进行了分享。

  一线教师做研究,首先要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学会发现问题,做课题的最终目的是改进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做课题最重要的是要有数据支撑,所有的研究结论最终要拿证据说话。

教师研究分类,不同的研究类型:从研究的层次看

从基本性质看:

从数据的性质看:

教师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分解成以下步骤:Freeman's Teacher-research cycle

1)Inquiry (state of mind of exploring )2) Question (specify the inquiry into 

researchable form)

3) Data collection (collect information 

to answer the research question)

4) Data analysis analyze the information and get the result)

5) Understandings (get insight/ change beliefs)

6) Making public (share the findings with colleagues)

1') Inquiry again

二、一对一指导课题研究

崔雯雯老师:《指向核心素养的英语文学阅读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 》

指导建议:

一、申报书内容

1.申报书内容排列有待优化。修改为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框架设计与研究方法。

2.主要目标的表述再规范。首先宏观表述,包括实施路径、预期效果,然后具体阐述三个问题。注意问题的表述要与最后的结论相呼应。

3.内容要具体有意义,不要假大空。(1)总体框架介绍进一步详细阐述,选材原则要介绍教材文学阅读材料编排情况等。

(2)研究方法将行动研究法前置,同时详细介绍三轮研究过程。

(3)研究计划中所做的各项工作要针对目标具体介绍。相关资料应包含读物类型分析、当前教材分析,典型教学设计具体到不同课型、涉及具体体裁、课内外、精读泛读,个案分析阐述所用方法,如何监控阅读,分析个人阅读行为。

二、研究欠缺

1.研究意识的欠缺。课例研究也是研究的一种形式,不要为了研究而研究。

2.研究过程的欠缺。主要体现在行动和举措的具体介绍、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的介绍。

邱强老师:《指导性课外阅读在初中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丽老师:《新课标背景下,进一步提高农村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探究》

指导建议:研究目标与内容顺序需要纠正,研究对象需要重新描述,具体的研究策略还要进一步细化研究,需要下一步再准备。

王先福老师:《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文本解读方法研究》

指导建议:核心概念界定,最好有自己实践积累的东西,可少选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总体框架内容环节有些乱,其中始终围绕课题题目进行,培养阅读深层理解,预期成效还需要优化。

贾海艳老师:《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指导建议:

1.标题里面由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界定混乱所以建议去掉“基于教学评一体化”。

2.建议使用行动研究,通过二至三轮的改进实践来研究混合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在文献研究里面找到前人所做的研究里面可借鉴的内容作为研究基础。对已有研究的述评里面要提取出可作为本次研究的借鉴的点。

4.主要目标理顺出具体的三条内容: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听说教学;探究初中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的创新教学案例;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听说交际能力。

5.研究方法里面去掉教育实验法,数据收集方法可用:测试、访谈、调查问卷、文献研究、教学文档。

董凌慧老师:《表现性评价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

指导建议:

1. 申报书内容排列有待优化。修改为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过程与方法。

2. 研究对象要具体化,不能范围太大,太笼统。

3. 总体框架的设计实际上是研究流程图。流程图放在研究过程与方法中更合适。

4. 研究思路与方法环节,没必要把前期的现状调查研究放到思路与方法中,因为前期已经论述。研究思路再具体化,比如确定评价目标环节,进一步细化思路,要有具体的点,举例:分解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听说的具体要求。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环节,任务设计的具体思路要体现。

5. 研究重点在评价任务的设计,如何讲表现性评价任务融合到听说教学中,怎样和教学活动相衔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任务的设计。

6. 具体研究方法。经验总结法能否融入到行动研究法之中。建议使用课例研究,打磨课例,基于课堂的研究。

管砚宁老师:《初中英语听说能力培养策略之探究 》

指导建议:研究视角再细化,切合新课标要求,以单元整体为背景进行听说能力策略的研究,细化目标,并以目标为标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内容的充实。

周辉老师:《以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的研究》

指导建议:核心素养范围大而广,不利于测评,缩小范围到口语表达,可以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其中也包含学生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能力;有实施,有检测,落地有效。

刘薪薪老师:《“双减”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模块个性化作业调查研究》

指导建议:

    研究这个课题的初衷是个性化作业倡导多年,但没有具体的作业模式,我是想通过调查个性化作业在几所初中实行的情况,以及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等,通过得出的数据,进一步规范作业的布置,应该是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都有,但题目不是很规范,非常感谢刘教授给出的指导建议:

1.      题目:把调研研究改为行动研究更好,更切题,如果是个性化作业刚开始推行的话调查研究就不适合了。

2.      行动举措:行动举措,进行什么样的行动研究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要做到心中有数。

3.      主要目标的叙写上要进一步规范:总体概述宏观目标,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本研究致力于解决以下几个问题:……4.      内容的排列上和名称的规范性: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

5.      研究方法有多种:调查问卷法,个案调查法,课例研究法,教学文档收集法,档案袋法,访谈法……

王玉霞老师:《基于“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创新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

指导建议:

1.研究目标要具体,可操作,要有实现目标的数据支撑。

2.研究思路空洞,要有具体的行动举措。3.研究方法里面去掉经验总结法,加入个案调查法、档案袋法。

  八小时的线上课题指导,犹如饕餮盛宴,我们用心汲取,满怀感恩,刘教授带给我们的除了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她对于科研的严谨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饱满的工作热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开题只是英语老师们教研工作的开始,我们将继续学习、继续探究,在进一步做好教育科研工作得同时加强研用结合,指导老师们的教和学,让课题的更好、更高效地服务师生,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素养。

阅读 4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