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进“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真正做到减负不减质,利通区第七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充分发挥团队智慧,在作业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探索创新,设计出具有主题化、实践化、个性化的作业,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面的学生学习需求,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项目概述
此项目学习的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00页——103页。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体有轻重的观念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质量单位教学的“起始课”,又是后续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虽然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质量问题,对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也已经有所了解,但却缺乏对这些单位的具体感知,大部分学生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比较淡薄,况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仅靠观察得到,更多的需依靠肌肉感觉来感知。因此,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设计理念
数感是要基于明确的“量”展开的,所以量感是数感的基础,量感来自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如称一称、拎一拎。为了让孩子们对克和千克这两个重量单位有更深刻的感知,二年级组设计了一份实践作业,让孩子们暂时放下课本,利用假期时间,走进生活,触摸重量。
核心素养
《2022年版课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一就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眼光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包括数感、量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创新意识。量感,即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作为《2022年版课标》的一个新增要求,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量感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
基于以上现象,在“克与千克”的学习中,我们有明确指向性的实践性作业,将这类数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实践性活动中,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物品质量的多少,并能更好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达成学业要求。
实践活动
量感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测量问题,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所谓测量,就是把一个未知量同一个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这个标准量可能不是1克或1千克,而可能是学生熟悉的10克、50克或100克、500克等物品的质量。每个人选取自己最熟悉、最喜爱的物品并拎一拎、称一称它们的重量,让这种感觉存入脑海,从而凭借这种量感去估一估物品的重量。
克与千克虽然在生活中普遍运用并经常出现在学生的视野中,但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就是一种生活现象,并没有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和真切地关注。利用假期让学生走进超市,进行相关收集工作,看一看、找一找,结合生活中最熟悉、最感兴趣的素材来认识克和千克,凭借身边的典型实例,带着一定的体验感再到课堂中进一步学习。
学生在不断地找一找、拎一拎、比一比、想一想的过程中,不仅有了身体的感受,还有对物品数量的感受,让学生经历不断地调整的过程。同时丰富学生心目中可以用来作为估测标准的“质量表象”,逐步形成估测策略,培养估测能力。
对“克与千克”的学习,绝不是仅仅让孩子停留在“知道1千克=1000克,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判断较轻的物品用克做单位、较重的物品用千克做单位”等基础知识上,我们力求通过课外实践性作业的有效互补,给予学生更多生活体验的机会,缩小学生的经验差异,更好地帮助学生积累量感,培养定量刻画的能力。
编辑:侯小蓉
初审:谢丽华 张 丹
终审:刘贵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