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山西博物院(Shanxi Museum),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2019年7月,山西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
据2020年7月山西博物院官网显示,山西博物院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
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获得鲁班奖、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文明摇篮”——探寻中华文明起源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四季分明,物产丰饶,是我国远古人类和文明的摇篮。百万年前,先民们已经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打制石器、狩猎采集。
百万余年间,他们的足迹踏遍太行、吕梁,篝火映照着汾河、桑干河。新石器时代,这里出现了更加璀璨的文化。至“陶寺文化”出现,似百川归海,吸纳各地先进文化,焕发出文明的曙光。走进《文明摇篮》展厅,在百万年的时间旅途中去追寻文明出现的原始光芒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距今万余年前,华夏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刀耕火种,聚族而居。数千年血脉演替,多源流接续交融,部落联盟灿若星辰。
距今5000年前后,满天星斗般的文明之光向黄河中游集聚,文化碰撞,社会变革,华夏文明在这里绽放。陶寺与石峁的考古,开启了实证这一伟大进程的破冰之旅。
研究成果表明:从距今4300年前开始,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两岸,河汾之东,陶寺人夯土建都;晋陕高原,石峁人砌石筑城。从此,双城并峙数百年。土城恢宏,石城巍峨,人口密集,规划井然,社会分工明确,初现王权和礼制,以及中国早期国家基本面貌。
陶寺与石峁,隔河遥望,南北呼应,在交流与碰撞中,共同推进了中华文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成为黄河文明的显著标识。
小口折腹斝(jia) 新石器时代 山西省襄垣县陶寺村出土 。斝:古代饮酒器,圆口,平底,三足。
早期陶斝一般作为炊器使用,晚期可能兼有储水、温酒等功用。
绳纹灰陶双錾(zàn)灶与现代的炉灶极为相似,考古学家推测为炊器或礼器。
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壶,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出土。 山西博物院藏,彩绘陶壶。高24厘米,腹径13厘米。
朱书扇壶陶寺遗址的朱书扁壶上面有红色颜料书写的两个字宅有笔锋,似为毛笔类器具书写。其中一个为“文”字,另外一个新石器附代陶青文化字,学界有“尧”“命”、易”等多种解释。朱书文字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判定“尧都”具有重要意义
朱书扁壶
“夏商踪迹”——青铜文明先声夺人
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建立,中国进入早期国家阶段,山西南部作为夏王朝的中心区域,素有“夏墟”之称。
继夏而起的商王朝,在山西也有诸多遗址存在。夏商时期标志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早期青铜制作工艺精良、器型纹饰及铸铜工艺的完美呈现,让我们惊叹于先民的智慧。走进《夏商踪迹》展厅,这里既有庄严肃穆的吉金光华,也藏着人间生活的烟火气息。
中文名:晋候鸟尊
类别:青铜器
年代:西周
功能:礼器
出土:山西省曲村晋侯墓地
西周晋侯鸟尊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和翼城县交界处的天马——曲村晋文化遗址中的晋侯墓。该鸟尊现收藏于山西省博物馆,被誉为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晋侯鸟尊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从器型的构造比例等特点来看,在形体制作上未能兼顾总体造型的匀称,以及凤鸟造型特点,从此上说,其时间当西周稍早时期。根据其出土于M114墓葬中来看,则该尊年代可确定当在西周中期偏早。
2013年,晋侯鸟尊加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鸟尊
中文名:兽面纹铜鼎
出土时间:2004年
兽面纹铜鼎:2004年城固龙头镇龙头街出土。通高43.5、口径32.5、腹径32.5、腹深23.厘米、重7961克。鼎口微敛,方唇,腹微垂,圜底,柱足,口上直立双耳,腹上部饰六组饕餮纹,三足中上部饰饕餮纹,下部饰三道凸弦纹。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
鸮卣(xiāo yǒu),山西博物院文物,青铜酒器。
鸮卣是商代晚期青铜器的精美之作,造型为两只猫头鹰背靠背站立,鸮是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而卣是一种酒器,合起来就是“猫头鹰造型的酒器”。
西周晋侯苏钟,旧称晋侯稣钟
1 992年出土于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后分别藏于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西周晋侯苏钟共16件,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大小相次,排编成两列音阶与音律相谐和的编钟。有铭文355字,首尾相连刻凿在16件钟上。铭文叙述了周厉王三十三年,周厉王亲征东国、南国。西周晋侯苏钟铭文记载的这场战争,史籍中无从查考,对研究西周历史和晋国历史极为重要。此外铭文中多种记时历日对西周的断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2002年,西周晋侯苏钟被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五台山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单位,明清寺庙古建筑群。与显通寺合并,统称“五台山古建筑群”。五台山古建筑群包括台怀镇内及周围的塔院寺、罗睺寺、菩萨顶(寺)、龙泉寺、殊像寺、金阁寺等。台怀镇内塔院寺原是显通寺的塔院,今存建筑为明永乐五年(1407年)建,占地1.56万平方米,有各种殿堂19间,楼房14间,僧房94间。院内有大白塔和文殊发塔各一座。大白塔为寺内主体建筑,全称护国佑民释迦文佛真身舍利宝塔,通高54.37米,体形高大,基座周设勾栏,南向内收,形成一个规模不大的佛殿,底层外围施单檐挑角回廊33间,台基四角建亭,二层筑覆钵式藻瓶,上置项轮,以风磨铜鎏金葫芦收刹,塔身四周有凤凰铎252枚,是五台山标志性建筑。
殊像寺坐落在台怀镇大白塔西南里许的凤林谷北侧,原名殊祥寺。1983年,该寺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庙,1986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殊像寺是五台山佛教最早建立的寺庙之一。此寺始建年代不详,据各种文献资料考证,可能建于后赵,重建于唐代。殊像寺占地面积6420平方米,殿建一进三层,前有牌楼、天王殿,后有雄踞高台的藏经阁5间,该阁的两侧各有耳楼3间,高大的文殊殿矗立寺院正中。月台上下,立着明、清两代的石牌7通。前面东西两侧是钟鼓楼,正殿东有伽蓝殿、五观堂,西面有祖师殿、客堂。东西两面还有两处院落,有房30间,整个寺容,布局规整严谨,主次分明。
天王殿与山门合一,殿前蹲狮一对,通高1.9米。天王殿为三开间,面宽15米,进深6米,单檐歇山顶,殿内正面供弥勒佛、背后佛龛,龛中站着一尊手执金刚杵的护法韦驮,高1米,四大天王高3米,是近年新塑。
文殊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也是寺内的最大殿堂。周雕高耸,巍峨壮观。殿面宽五间,56.4米,进深三间,19.63米。月台长21米,宽9.3米,高1米,连同殿基、踏垛和散水共占地989.5平方米。月台上下,有明弘治万历年间的殊像寺重修碑5通,有康熙、乾隆年间的御制碑2通。该大殿重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乾隆年间有过一般性修葺。1983年,落架大修。重修后的大殿保持了明代建筑风格。殿内文殊像与大型悬塑只经过了一些补塑,基本保持了原貌。
殿内悬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康熙二十九年(1619年)御制匾,上书“瑞相天然”,一块是乾隆御制匾,上书“大圆镜智”。佛台下,塑着闻名遐迩的文殊骑狻猊像,总高9.87米。其中,狻猊高3.05米,莲花座高1.6米,文殊菩萨像高5.1米。狻猊背披锦垫,上置莲花瓣宝座,花瓣分上下两层,共108个花瓣,每个上塑有一尊小佛像。文殊菩萨右腿盘屈,左脚踏着莲花半跏趺坐其中。菩萨头戴五佛冠,身披袈裟,手执如意,身后背光图案饰吉祥花卉、珍禽异兽,有三层火焰,身右为善财童子,左为修罗天王。身后还有四尊胁侍菩萨。文殊像两旁还塑有佛陀波利、圣老人、于阗王。供桌两边,列着两尊护法神,一为韦驮菩萨,一为多罗天王,这组雕塑创作于明代弘治年间,代表了明代雕塑的艺术风格。
文殊像背面是渡海观音菩萨群塑。中央是观音菩萨的大塑像,高2.6米,两旁塑着善财、龙女、达摩祖师、慧能、龙王等。上面还塑着观音菩萨。东西次间,塑有药师佛和阿弥陀佛各一尊,高2米,这两尊塑像姿态自如,比例匀称,为塑像中的上乘之作。
殿内这座文殊塑像还有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当年塑造这尊像时,狮子和菩萨身都已塑好,但是菩萨头却怎么也塑不好。因为,大家本来就没见过菩萨真容。有一天,一位师傅正在和着一团荞面准备做饭,一抬头看到天空上祥云缭绕,文殊菩萨在彩云中显圣了。这位师傅连忙按照菩萨的形象,用手中的荞面塑好了佛头,人们一看,居然不大不小正好和佛头的比例协调配套,于是,干脆就把这荞面头做的佛头安了上去,也就产生了荞面头文殊的故事。
文殊大殿的两山及后面的墙壁上有一组“五百罗汉渡口”悬塑群像。悬塑总长48米,高6.8米,总面积达326.4平方米,悬塑上层为崇山峻岭,悬崖峭壁,层次交错,景观复杂,各尊罗汉行进和活动在山涧、石洞、棚舍、殿堂中,或降龙伏虎、或撼山探海、或诵经念佛。其间用山、水、林、路、云等巧妙隔开,每个局部各自叙述一个离奇曲折的传说故事,都可独立成幅,悬塑下部波涛汹涌,也有旋涡激浪,各位罗汉渡江而过。他们形态各异,满面风采,整个悬塑如镂空了的巨大浮雕,嵌于殿顶和壁上,着色以深蓝为主,表现了山的青黛和江的幽深。在悬塑东南方中部,还塑有一座小泥碣,高55厘米,宽25厘米,厚5厘米。黑底白字。五百罗汉悬塑现存人物塑像423尊。其中罗汉383尊,胁侍像40尊,其余残缺不全,或毁坏无存。1998年4月“文殊一会五百罗汉悬塑”修建竣工。再现了历史艺术的风采。
云冈大佛是位于山西大同市,云冈石窟的那尊露天大佛,是第二十窟三世佛的中央坐像,(民间俗称云冈大佛,)高达17米。大耳垂肩,是云冈的标志佛像形态端庄,是中国文化传统的表现手法;但其脸部形象:额宽、鼻高、眼大而唇薄,却具有外域佛教文化的某些特征。云冈大佛意义在于发展出佛教世俗化中国化,即常说的我佛如来,(皇帝即佛)。这些佛像在中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融汇了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南北朝社会动荡,佛教成为乱世百姓的精神寄托,经帝王显贵推崇,炽烈传播,隋唐达到极盛。与之相应,佛教艺术发展迅速,辉煌迭现。佛教作为中国雕塑艺术创作的主要题材,历时漫长。石雕和彩塑佛像,金铜造像,经久不衰。
早期佛教雕塑艺术外来风格浓郁。北朝至唐,民族风格日益明显。唐以后又逐渐走向世俗化。演变的过程,形象地映射出异域的宗教与哲学,是如何被改造吸收,融入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的。
山西古代的佛教雕塑作品,既有享誉中外的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更多则隐于乡间古刹。宗教本虚幻,艺术却真实;千年的风霜,难以剥泐空灵的笑容;世道的变迁,岂能磨灭悲悯的情怀?-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追求。
人说山西好风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五千年华夏故里文明摇篮
五千年三晋大地群星璀璨
五千年自强不息晋美晋善
五千年忠义大爱壮丽诗篇
山西欢迎您 ,晋魂召唤您,炎黄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