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开学礼,欢乐“闹”元宵——元宵节

妞妞
创建于02-22
阅读 3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元宵佳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汤圆,所以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吃汤圆,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体验元宵节的习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化,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增进亲子间的情感,我园将开展元宵节亲子手工灯笼活动。具体的活动形式如下:

活动介绍

活动对象

孩子们及家长

活动形式

  • (1)作品内容:灯笼的大小、形状、材料不限,符合龙年主题。提倡以各种环保材料制作为载体,作品美观、牢固、安全、有创意。家长和孩子们利用假期收集如红包、吸管、一次性筷子、棉花、纸盒、毛线、纸巾、塑料桶等材料,一起动动手,做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创意灯笼。另外,灯笼下面可以请写上新年祝福语。开学初将举行“花灯展”。
  • (2)作品尺寸:手工作品根据制作需要自行选用合适尺寸,不能是购买的灯笼。
  • (3)作品完成时间:开学时将作品上交给本班老师,并写上班级、姓名。

幼儿园的活动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请各位家长认真准备、踊跃参加,为幼儿提供一个锻炼动手能力的平台,让幼儿体验到动手制作的乐趣与成功感。加油哦!相信您和宝贝参与的作品,将会成为节日里最美的风景,赶快行动吧!

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元宵节作为新年的延续,是过年庆祝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节日习俗有观灯、吃元宵、放烟花、舞狮子等,大家庆祝大地回春,庆祝一年风调雨顺。

一、元宵节的来历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二、做花灯 赏花灯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大家都会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三、耍龙灯 划旱船

耍龙灯也称舞龙,也叫龙灯舞。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像活了一样,民间以此习俗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四、摇元宵,品元宵

正月十五吃汤圆,是中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是一种很美味的食物,而且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它的意义不管在哪个地方都是同样的,汤圆的寓意又是“团圆”,一家人在元宵节这天团团圆圆,因此不管多忙,不管在哪个地方,元宵节都是要吃汤圆的。

阅读 3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