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盛社区联合栖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非遗传承豆面灯制作现场
豆面灯是胶东特有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的发展变化,显示了人们同自然抗争的艰难历程,反映了人们的喜怒哀乐,记录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豆面灯千姿百态,雅致美观,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观赏艺术价值,为研究民间美术,提供了重要依据。捏灯、散灯、举办灯会等,传承了民间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传统,对活跃节日氛围,增添快乐情趣,开展家庭美德教育等,都有积极意义。
记载“又做面盏十二照月序蒸之,以卜水旱。”就是讲,用豆面做成一盏盏小巧玲珑的“十二月”面灯,以面摺数量代表月份,一个摺代表一月,二个摺代表二月……十二个摺代表十二月。面盏内放花生油点燃,视灯盏灭后盏内余油多少以卜来年的旱、涝情况,使这一古老习俗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鸡,点亮此灯寓意一年吉祥如意,老辈也用来照照鸡窝下蛋多; 狗,看家护院,邪物不侵 保全家平安;金鱼灯放在盘子里搁在水缸或者水盆上点亮,让盘子转起来,寓意 年年有余;元宝灯点亮照照门窗财源滚滚,看场佬儿造型最经典,一个类似猴子的老头儿怀抱叉子扫帚木锨坐在一边,保佑新一年是个风调雨顺的福禄丰收年。正月十五晚上,点亮面灯,满屋生辉,点亮新一年的新希望,有福有财有平安!
俗语说“礼从宜、事从俗”。随着岁月的流淌,灯碗渐渐地被赋予不同的寓意,内涵越来越丰富。像做成“莲花”和“鱼形”的灯碗,表示“连年有余”;“石榴、莲子”则祝愿人们生活美满,多子多孙;做成属相的灯碗预示着人们新的一年旺旺盛盛,健康平安;做成“十二月”灯的,可预知来年的水旱及收成,等等。这些造型各异的灯碗与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相得益彰,成为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景观。
灯碗习俗的活动内容与人们所关切的现实生活和情感认知紧密相连,是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特色、丰富的寓意,也是研究胶东历史、民俗、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元宵节后,人们将散灯后的豆面灯晾干,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时,上锅蒸熟,然后切条,晾干,炖萝卜海带粉条抓上一把,也可炖大白菜,是一道美味的传统大菜。
不同的动物形象要放在不同的地方,比如"犬"要放在门口看家护院,"鸡"要放在鸡窝里多产鸡蛋,"鱼"放在水缸沿儿,祝愿年年有余、财源如水,"猪"灯放在猪圈边上,希望六畜兴旺。小的"圣虫"灯,一般都放在家里的粮库上,期盼来年五谷丰登。游戏一般的祝福活动,都体现出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东盛社区联合栖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举办非遗传承豆面灯制作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