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新年伊始、万物更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经开)小学部二(5)中队的雏鹰红领巾小队行动起来,分别来到吉林省自然博物馆、长春市城市规划馆、吉林大学地质宫博物馆、吉林省农业博览园、民俗博物馆等场馆进行红领巾实践活动。
雏鹰小队的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对自然博物馆整体情况进行了解:东北师范大学自然博物馆始建于1987年7月20日,为吉林省唯一省级自然博物馆。场馆占地面积4公顷,建筑面积147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
队员们兴趣盎然地参观了精品标本库。在《林之韵》《山之魂》展区,队员们了解了长白山的垂直分布带,以及长白山不同生活环境下的动物习性。同时游览了《蝴蝶谷》、《鸟之灵》、《兽之趣》和《化石世界》等展区。
红领巾第二小队来到了吉林省农业博览园进行研学实践活动。农博园全面展示了从田间到餐桌涉及的农产品,队员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在温室内观摩应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绿色蔬果,在大田技术模式区实地探查巨型南瓜的成长经历,在吉林振兴与强国之路主题展厅感受祖国和美好家乡吉林的奋进发展成果。
在农博园专业技术老师妙趣横生的精彩讲解中,让队员们在农博园内流连忘返,沉浸在现代农业的独特魅力中。
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此次农博园一行不仅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更能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融合。
在长春市规划馆研学活动的队员们收获颇丰。展馆整体空间舒朗大气、流线顺畅、内涵丰富,并运用了艺术浮雕、互动投影、声光电一体化沙盘,弧幕影院等多种布展手段。
队员们通过聆听精彩生动的讲解和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共同走近了百年长春、百年老街,领略了汽车之城、轨道客车之城、电影之城、雕塑名城等城市名片的风貌。
吉林大学地质宫博物馆研学活动意义深远。地质宫入口处,研学的队员们拾级而上,推开古朴的红漆木门,里面大红柱子搭配古典彩绘屋梁,浓浓的中国风扑面而来。研学小分队精心规划着覆盖全馆的探秘路线,依次探索地球奥秘厅、生命起源与进化厅、矿产资源厅、奇石和宝玉石厅、恐龙厅五大展厅。这个承载着地球亿万年时光的记忆殿堂,不但给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科技范儿十足的地质课,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
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是队员们最向往的研学地点。白山黑水、苍茫辽远、溪沼遍布、草木丛生,置身古老神奇的东北大地,沿时间长廊缓缓向前,进入不同时期的生活场景,探寻不同年代的生产生活面貌。
走进博物馆,仿佛穿越历史,回到了过去的岁月,在这里研学,可以让习惯了现代城市生活的队员们感受到老辈东北人的生活场景和地域文化。很多民俗场景在这里生动再现,一个个蜡像人物、场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是了解家乡的最好途径。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队员们都热情高涨,充满了对神奇大自然和生命的无限感叹!队员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开阔了眼界,同时激发了队员们对生命的探索之情和对生活环境的热爱和保护之情!
感受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感受“博物馆的力量”。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经开)小学部二(5)中队的队员们表示:今后还要去更多的地方研学探索。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争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争当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