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第六中学】科学防护,健康返校—春季健康返校温馨提示

邯郸市第六中学
创建于2024-02-21
阅读 229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冬春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由于天气多变,时暖时寒、早晚温差大,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入人体,很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学校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学生抵抗疾病能力较差,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易感人群。冬春季又是结核、水痘、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也是感染诺如病毒的多发季节。因此,在这个时期要特别注意预防冬春季传染病的发生,邯郸市第六中学提醒广大师生一定要做好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措施。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为1-4天,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度)、咳嗽、咽痛、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可有畏寒、寒颤、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呕吐、腹痛、腹泻。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也可通过口、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流感患者一般预后良好,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有基础疾病者、肥胖者、以及孕妇感染后易发展为重症,应及时就诊治疗。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肿大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该病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主要表现为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肿痛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发亮,有触痛,张口、咀嚼时导致疼痛加剧。

    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接触被唾液污染的衣服、食物、玩具等物品也可被传染。感染后一般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潜伏期为10-24天,平均14天左右,以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的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结痂为特征,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发生在胸、腹、背部,面部及四肢较少。该病传染性极强,易感儿童接触后约90%发病,俗称“见面传”,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水痘患者疱疹液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感染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3-5月是麻疹的季节性发病高峰。麻疹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可经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在人员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学习及生活场所更容易实现传播。主要症状有发热、红色斑丘疹,并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咽痛、全身乏力等症状,个别病例还会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凡是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接触后90%以上均会发病。

流行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是由于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属于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好发于儿童以及青少年。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抽搐等现象。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通过血常规检查、脑脊液检查等方式进行判断,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是引起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一般在感染病毒后1-2天发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儿童多见)、腹泻(成人多见)。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诺如病毒可以通过摄入污染的食物、水,接触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接触污染的手、物品或用具,接触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引起传播。诺如病毒传染性强,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引起聚集性疫情。  

    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即可康复,如频繁呕吐或腹泻,特别是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应及时就诊。

温馨提示

 

    尽管冬春季传染病的病原、临床表现大不相同,但它们的传播方式大都是呼吸道、消化道和直接接触等,以下为几点注意事项。

1.坚持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调整作息,早睡早起,均衡膳食,多吃水果蔬菜;不带病返校。

2.适当运动,强壮体魄,提高免疫力。

3.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室内保持空气流通,但不要站在风口,室外活动及时添加衣服,避免因着凉增加感染机会。

4.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相关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易感人群可通过提前接种疫苗进行预防。


审核:霍晓宏,韩敬娜

编辑:高媛媛

阅读 229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