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职附小三(6)中队“龙行龘龘中国年”——红领巾社会实践营活动

延职附小2021级六班
创建于2024-02-21
阅读 134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中国年俗有说不完的故事。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那么中国传统春节习俗都有哪些呢?

00:38

   贺叙源同学带来的一首《春节谣》给大家进行解答。

     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神,在全国不同地区,“小年”的日期并不一样:腊月二十三是我国北方地区的“小年”,腊月二十四是我国南方地区的“小年”。也有不同的说法讲:古时,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

   不管“小年”到底是哪天,劳碌了几乎一整年的人们,都会开始准备年货,筹划着过一个舒服的新年。小年,正是过年的开端。下面,由陈皓天和惠思雅同学给大家讲《小年的故事》。

00:29
04:10

 北方过年的时候,制作花馍是重头事情,只要自家制作的花馍整体形状比较完好,就预示着新的一年一定会蒸蒸日上的。

   制作花馍主要有豆沙花馍、红枣花馍、南瓜花馍、紫薯花馍、胡萝卜花馍等种类,不同颜色也会被制作成不同的形状,惟妙惟肖,不仅食用口感极佳,就只是看看就已经流口水了。看,我们的巧手同学惠子轩就做起了花馍。

00:59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下面欣赏两位帅气男生冯子轩、景泽凯给大家讲解《除夕节由来》和《年的故事》。

03:24

   

02:23

    当然,最令人期待的就是压岁钱了,年夜饭后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其寄予了长辈对少儿们成长的美好祝福。

我们再来听听何承泽讲述的关于压岁钱的小故事吧!

00:41

     大年初一要包饺子,饺子在我国许多传统节日上都吃,大年初一这一天包饺子,与平时有着不一样的意义。谁吃到了包有硬币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高美茹给我们带来了元宵节的由来。

01:32

年”就是家。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中国年有着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新的一年,带着新的希望,踏入新的征程!

阅读 134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