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汐妍的文章

戴若利
创建于2024-02-21
阅读 24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忽然来到柳桥下,露湿蓼花红一溪。绍兴一个是有诗有画的地方,绍兴一个水韵之乡,绍兴一个富有文学底蕴的城市。这次寒假我有幸来到绍兴,一睹它的真容。

    来到绍兴我就被这古色古香的仓桥直街迷住了。整个古街,都被一种古韵给围住了,零零散散的瓦片构成了屋顶,地下是一块块石板拼接而成。踏入亭台楼阁,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古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绍兴本地特色小吃,如黄酒棒冰、绍兴土凉菜。那黄酒棒冰真是人间一绝,入口一股浓郁的黄酒味直冲喉咙,接着又是一种冰冰凉凉的味道。

鲁迅故里景区游人也特别多,大概是因为读了《朝花夕拾》吧!这里的三味书屋、百草园最具有特色。听导游说鲁迅小时候总是来百草园里玩耍休息,他还曾经与闰土一起在草丛中捕鸟甚是有趣。后来不知是鲁迅拨了何首乌毁了泥墙,还是把砖头抛到到隔壁梁家……之后被送进了三味书屋读书,由寿镜吾先生教鲁迅读书写字,它是鲁迅先生7岁到12岁读书的地方,是当时绍兴著名的私塾,从参观这里得知”三味“是指: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这是把书比作美味佳肴,是很好的精神食粮,在三味书屋的学习时光为鲁迅先生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知识基础。据说在鲁迅的课桌上还刻有一个早字,是因为有一次,鲁迅上课迟到了,被先生狠狠的批评了一顿,鲁迅便在课桌上用小刀刻了一个早字,视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再迟到。正中央是老先生坐的桌椅,四周临窗是为学童而设的,左边最里面靠墙拉着红线的,是鲁讯先生读书时坐的。我仿佛看到了幼时的鲁讯先生在如饥似渴地读书,做到了心到、眼到、口到、在班里念书名列前茅,所以才会取得这样的成就。

绍兴的沈园也甚是有名,一踏进沈园,两旁高大耸立的大树就印入我的眼帘。只见树的顶上挂着一轮灿烂夺目的太阳,地上还种着许多美丽的花花草草,让人赏心悦目。桥下的河水柔柔的,轻轻的,从桥身下翻涌而过,那一抹灵动增添了许多韵味。接着,我们继续往里走,看到那里有一座小木屋,在这座著名的小木屋旁还保留着一首首陆游当年写的诗。我走过去一看,发现上面的字我根本看不懂。沈园里的小河清澈见底,大大小小的鱼在水里玩耍。小河旁,还有许多亭子,大致分布在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大部分。徐导游开始讲起了陆游的故事。突然,我听到了陆游的爱情故事,原来唐琬是陆游的表妹,他们两个结婚后,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就这样两人被迫离婚了,后来陆游就写了《沈园二首》,还在墙上题了一首《钗头凤》的词。听得我非常感动!

第三站是浙江三大湖之一的东湖,杭州西湖是秀美,而绍兴东湖是以奇石、奇洞、奇峰著称,我们坐乌篷船游东湖。乌篷船的形状像月亮,船上的两个乌篷像两个黑色的帽子。东湖的水又清又蓝,清的像一面闪闪发光镜子,蓝的像一块大大的蓝宝石。湖里的鱼儿游到船旁边,仿佛在说:“绍兴欢迎你!”我们的船划到“桃仙洞”里,我抬头一看,天只有洞口那么大,仿佛有“坐井观天”的感觉。

这次绍兴游带我去了许多让我为之震撼的地方,知道了许多名人文豪,我最喜欢的是鲁迅先生《自嘲》里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要学习鲁迅先生对待敌人绝不屈服,对待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

最后来到了大禹陵,是一个非常神圣的地方。是纪念大禹、祭祀大禹、供奉大禹的地方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仰起头,看着大禹爷爷的铜像。像高二十公尺。大禹爷爷身材魁梧,赫赫英姿,面向中原,挺着胸站在一块巨石上,显得十分威武。他高高的前额,一张方方正正的脸,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左手拿着铁锹,右手正指向前方,像在指挥老百姓们抗洪救灾。

这就是绍兴,一个风景如画,名人辈出的绍兴。

阅读 24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