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纵观古今的文化长廊,四大名著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小店区第二实验小学五年五班在寒假期间开展了阅读四大名著读书的活动。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四种主要题材,即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志怪和世情小说的代表。看我们五年五班的孩子们读得多认真啊!
《三国演义》篇
明朝状元杨慎有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它是动乱的时代,苦难的时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三国是谋士运筹帷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武将义薄云天,气吞万里如虎,也是君臣惺惺相惜的情义。
《水浒传》篇
“走进水浒 走近英雄”,一部水浒,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一部水浒,唱响了一首好汉之歌,更翻开了一段“官逼民反、替天行道、忠义为国”的史诗。
《西游记》篇
说起《西游记》,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吴承恩也在《西游记》的开篇中写道:“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意思是说,要想知道人生真谛,那就必须得看《西游记》。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情节、故事都极具画面感,不仅能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也可以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红楼梦》篇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一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清人高鹗所续。它以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和婚姻悲剧为主线。但是,小说的社会意义在于它并没有孤立地描写这个爱情悲剧,而是以此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族存亡过程,从而折射出社会的变化。
日子长了,书读多了,总有体会,深入体会的过程便是思考深化的过程,思考到了精细之处,必然产生思想火花。为了及时捕捉这稍纵即逝的火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记下这美妙的语言,写下自己的感受。
读有所获——孩子们用“读书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读书成果纷纷呈现。
通过阅读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同学们能更深入的了解我国灿烂悠久的文化;能认识、感悟到世界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能在提高了自己文笔的同时,领略到大文豪们的风采。
孩子们读名著,识名家,共同漫游在四大名著的恢弘、繁盛的历史与文学世界中,感受三国时代的风云,西行取经的困难,体会英雄的成长与命运,走进繁华的世界。
总之,四大名著是一部交响曲,共同组合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黄钟之音。四大名著也是一部百科全书,从中可以读到命运、悲剧,可以读到文学与艺术,可以读到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更可以读到社会与人生。只要开卷阅读,就有非凡收获。
撰稿:高晓燕
摄影:五年五班家长
编辑:高晓燕
审核:张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