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三学家长们、同学们:
快乐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相信每个人在假期中都收获了自己独一份的快乐。翻开日历本,发现还没好好享受寒假的快乐,假期就已接近了尾声。在此,温馨提示大家:“寒假余额已不足!”
家长篇
注意“收心”误区
误区一:紧箍咒式收心
“离开学还有几天了,还在玩手机,还在赶着看电视的小朋友,小心一开学就落后”“该收心了,别玩了,要开学了”……这些话听上去很耳熟吧?家长从早到晚地说,但往往缺乏效果,还可能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误区二:断崖式收心
一些家长习惯“一刀切”地把孩子喜欢的东西都收起来,突然禁止孩子做热衷的事情,甚至将其作为学习的障碍都扔掉,可这样做不仅没能让孩子“收心”,反而更容易激化亲子矛盾。
“收心”四大措施
措施一:调整节奏巧过渡
在开学前,要逐步改掉孩子睡懒觉的习惯,调整生物钟,在家作息时间尽量向学校作息时间靠拢,这样才能在返校后尽快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
逐渐减少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清淡饮食,和孩子一起努力调整饮食结构,平衡每日的营养摄入,避免出现营养不均衡、消化不良或者体重超标等情况。保证良好的身体状态,能够更快适应学校的生活节奏。
措施二:复盘总结看假期
这个假期不管过得充实与否、快乐与否,我们都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回忆美好的寒假生活,通过整理假期照片、书籍、车票等方式,回顾假期生活,同时对照假期计划,盘点自己的假期收获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也要学会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复盘”,既给寒假画一个完美的句号,也给即将开启新学期的孩子打上一针“强心剂”。
措施三:检查作业补遗漏
提醒孩子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尚有时间完成。很多孩子经常将作业拖延至正式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提前开启这项工作,及早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
措施四:理解情绪重陪伴
经过这个寒假,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甚至紧张,家长要正确做好沟通和引导工作,理解孩子产生的这些情绪,分析产生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家长要与孩子一同进入学习状态,多鼓励多沟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们对学校生活有所憧憬。家长的陪伴是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来源,和孩子一起面对开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孩子对新学期的焦虑和不安。
“收心”工作不能“急”,但“收心”工作要提前做,希望各位家长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用一种温和从容、不激进的方式帮助孩子收心,回归到上学时的精神状态,既保持心态上的平和,避免增加孩子的焦虑,又加强陪伴和沟通,用正面的情绪和话语对孩子加以引导。
学生篇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及时收心并排解开学前的焦虑,才能思想上不掉队、行动上不落伍、学业上不欠账,才能跟上新学期的新进程。
注意作息调身心
假期里,很多同学常会晚睡晚起,生物钟错乱,开学前需要对自己的作息进行渐进式调整,让自己不再熬夜,不再沉迷电子产品。开学前三天,早睡早起,形成规律生活。
重拾学习换节奏
(1)电子产品对我们注意力的影响不容小觑。对于电子产品,我们要控制使用时间和频率,可以使用以下方法:第一、采取“隔离法”。如将电子产品放在看不见的地方或交给家长保管;第二、丰富休闲生活,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忙起来,就很容易从“瘾”当中走出来。如果感觉自制力不够,可以请家长监督和管理。
(2)列好返校清单。分科整理好寒假作业,准备好新学期需要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品,提升自己对新学期的期待,赋予开学仪式感。
(3)制定学习计划。在正式开学前花点时间思考,确定自己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看看现在能为开学做哪些准备,让自己慢慢进入学习状态。
转移注意重学习
很多学生假期以休息、娱乐为主,以学习为辅,直至开学前仍对电视节目和游戏意犹未尽。此时,要学会接受家长的意见,主动克制自己,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查一查哪些作业需要完善,哪些知识还模糊,及时请教同学和老师,也可以阅读一些优秀的书籍,以此进行开学前的热身。
温故知新定计划
要“温故知新”,如复习上学期学过的语文古诗、英语单词、数学公式等,唤醒大脑里储存的记忆。同时要提前制订一份可行的学习计划,提前预习新学期知识。通过预习,可以对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从而有重点、有目的地去听课,尤其是自学时不懂的知识,更要注意老师的讲解。
结语
新学期,新征程。梳理好假期散乱的心情,唤醒沉浸在假期中的自己,做好新的学期计划,以满腔的热血,不惧困难的心,去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吧!
HAPPY HOLIDAY